走进遵义,触摸历史的滚烫心跳 ——一名红色宣讲志愿者的精神长征

发布时间:2025-05-04 12:27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汪佩悦   阅读 9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校园活动

用讲述传递历史温度,用感悟传承红色精神。多样的是形式,不变的是我们传播红色文化的热忱。我仍然记得去到贵州遵义会议会址的那天,那里的青砖黛瓦,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踏入其中,仿佛能触摸到历史最滚烫的心跳。那些泛黄文献,每一道褶皱都藏着生死抉择的呐喊,每一处批注都浸透着真理与鲜血。

确定成为“‘遵’心铸志,赤心向‘义’”宣讲团的成员后,我无数次想象遵义会议的场景:1935年1月的寒雾中,毛泽东同志的声音穿透迷雾;20位决策者在摇曳油灯下为革命前途激烈争论,最终凝聚出更贴合实际、更具生命力的战略路线。历史的齿轮在这里完成惊心动魄的咬合,遵义会议成为中国革命进程中至关重要的转折点。每次回溯,心中都满是波澜与敬畏。

在团队中,我们深入探寻遵义会议历史背景、研读资料,如同与先辈深度对话。每次宣讲遵义会议精神时,我都会被一种坚定信念的力量深深感染。长征途中,红军的困境几乎到了极点,缺衣少食、敌人围追堵截,但他们从不放弃,从错误中总结经验,调整战略方针,最终走向胜利与光明。在这之中我深刻体会到党在绝境中反思、自我纠正的伟大精神。因此我更加相信,生活中的困境,往往能够在坚定信念和灵活自我调节的帮助下,逐渐迎刃而解,成为我们成长与蜕变的契机。

(宣讲团合照)

宣讲时,我们将历史与当今社会发展紧密相连。走进三水小学,看到孩子们充满求知欲的眼睛,红色教育种子悄然种下,将在新时代的阳光下,逐渐成长发芽;在高校宣讲团线上会议,大家带着对历史的敬重和对未来的憧憬,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为了更好地宣扬遵义精神;踏入格夫特幼儿园,红色记忆滋润孩子们的心灵,一封纷纷书信承载着孩子们对英雄们的敬仰。还记得在三水小学宣讲时,“手榴弹精准投掷”情景模拟竞技项目中,一位学生多次失败仍然坚持不懈地尝试,他说了一句让我记忆犹新的话,他是这样说的:“就像红军叔叔当年不放弃一样,我也要学会坚持。”那一刻,阳光透过窗,在地面投下一片跳动的光影,我明白精神传承就是把历史火种化作孩子们眼中的星光。

(宣讲团在三水小学开展活动)

每一次的宣讲都是精神淬炼。我们讲述先辈们的战斗故事、探究其中丰富的战略智慧。遵义会议就像是一部生动的教材,警示我们不能因循守旧,要勇于自我纠错,根据实际调整方向,这对社会发展、组织进步和个人成长都有重要借鉴意义。它不仅改写了中国革命历史,更像一座灯塔,为今天的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在新时代,遵义会议精神历久弥新,是民族的精神瑰宝,值得我们用心去学习、用行动去传承,让其永远熠熠生辉。

(宣讲团在格夫特幼儿园开展活动)

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我们不仅要校准航向、寻找转机,更要坚守真理,以此激励自己与他人一同前行。“‘遵’心铸志,赤心向‘义’”,是我们宣讲团成员的初心,作为其中一名成员,我将践行初心、不断学习,将红色文化的光辉与力量带给更多的人,让他们感受到那份源自历史、永葆初心的精神力量。在接下来的宣讲活动中,我们将继续传递那份坚定不移的信念与力量,带着对历史的敬畏传播遵义会议精神。“‘遵’心铸志,赤心向‘义’”宣讲团宣讲,持续进行中!

在接下来的宣讲活动中,“‘遵’心铸志,赤心向‘义’”宣讲团将继续传递那份坚定不移的信念与力量,带着对历史的敬畏传播遵义会议精神。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汪佩悦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