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大学“乡振思航团”深耕乡土调研:解码乡村振兴中的思政力量

发布时间:2025-07-04 01:2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欣宇,刘臻,张沥丹   阅读 641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7月4日讯 (通讯员 刘欣宇、刘臻、张沥丹)2025年6月27日至7月3日,湖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乡振思航团”的10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在王红卓老师的带领下赴恩施州宣恩县椿木营乡白岩溪村,开展以“寻迹乡土思政,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聚焦党建引领、经济发展与群众理论需求,通过走访调研、田野观察、深度访谈等形式,挖掘乡村振兴中的思政教育资源,为基层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团队成员合照

深挖红色根脉,激活思政教育“活教材”

在恩宣鹤边防司令部旧址,团队成员跟随陈迷老师重温红二方面军革命历程,系统采集文字史料。“旧址里的每一件文物都是生动的思政教材,党群协作抗敌的故事能让高校思政课‘活’起来。”团队成员陈行政表示,后续将把遗址故事转化为教学案例,推动革命文化与思政课堂深度融合。

陈迷老师向团队成员讲解图片

聚焦产业脉络,探寻“党建+产业”创新路径

团队先后走访中药材种植大户熊丕怀、易美玲(县人大代表),深入贝母、竹节参等种植基地,梳理从试种到规模化经营的产业升级脉络,获取种植面积、年产量等核心数据。党组织帮助解决了很多他们在种植过程中遇到问题。在甘竹坪村,师生实地考察“民宿+文旅”产业模式,调研“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典型案例。指导老师王红卓指出:“产业调研不仅要‘看收成’,更要‘挖经验’,基层党组织在资源整合、矛盾调解中的实践智慧,是思政教育对接乡村振兴的关键切入点。”

熊丕怀向团队成员介绍药材图片

下沉基层一线,聆听乡土发展“真实声”

团队分组开展入户走访,围绕医疗、教育、经济发展等议题与村民深入交流。在访谈中团队成员了解到白岩溪村的具体情况以及村民对于药材种植的一些看法。

团队成员采访村民图片

此次“三下乡”实践,既是思政专业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练兵场”,也是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探索。团队后续将整合调研资源,推出系列思政教学案例与乡村发展调研报告,为新时代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臻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2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