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学生团队专访退役陆军步兵营长王俊启:解码退役军人幸福观,提供青年成长新启示

发布时间:2025-05-03 21:02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李鉴达   阅读 198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2025年5月1日,辽宁大学经济学院2024级本科生李鉴达带领学生团队,以“褪戎装,悟幸福:退役军人幸福观的质性研究及其对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启示”为社会调查主题,对退役陆军步兵营长王俊启进行深度访谈。此次访谈聚焦退役军人幸福观的形成逻辑、身份转变中的适应智慧及其对青年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为剖析军人精神世界与探索青年成长路径打开独特窗口。

图为李鉴达对退役陆军步兵营长王俊启进行访谈的场景。

使命为魂:在奉献中筑牢幸福根基

作为拥有多年军旅生涯的陆军步兵营长,王俊启对军人的“使命”与“责任”有着深刻理解:“军人的使命,简而言之就是时刻做好为祖国而战的准备。选择这份职业,意味着需要牺牲个人与家庭的部分幸福,例如无法经常陪伴家人、错过孩子的成长瞬间等。但正是对使命与责任的坚守,让我们在为国家奉献的过程中,获得精神层面的极大满足,内心充盈着坚定与自豪。”

谈及军营生活,他回忆起在艰苦环境中与战友同甘共苦的岁月。高强度军事训练中的相互鼓励、团队协作完成艰巨任务后的强烈成就感,以及战友间纯粹深厚的革命情谊,共同构成了军人独特的幸福体验。“当地方群众享受岁月静好时,我们可能在烈日下站岗、在训练中流血流汗,但这种为守护他人幸福而付出的过程,让我们的幸福感超越个人生活的小满足,更多体现在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上,具有宏观的奉献特质。”

军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与奉献精神,在王俊启心中孕育出对幸福的深刻认知。即便退役后,他仍通过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延续使命感:“看到自己的付出能为他人带来帮助与温暖,内心便会由衷感到喜悦,这如同在部队为国家奉献一样,是价值的延续,也是幸福的来源。”

身份转换:在平衡中重构幸福认知

谈及退役时的心境,王俊启坦言内心满是“不舍与期待”:“不舍的是多年军旅生涯,那里有青春的热血回忆与奋斗足迹,军人身份早已融入血脉;期待的是回归家庭,弥补对家人的亏欠,享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这种身份剥离让他对幸福有了更立体的认知:“在部队时,幸福更多体现在事业成就上,如圆满完成任务、获得荣誉;退役后,家庭幸福变得更加真切重要,让我意识到幸福具有多元维度,事业与家庭的幸福可以相互补充。”

他特别强调,国家给予的待遇是退役军人幸福观的重要基础:“军人服役期间为国家作出牺牲奉献,退役后国家提供的待遇,不仅是对过往贡献的认可与保障,更是在地方生活中安心稳定的前提。有了良好待遇,我们才能更好地照顾家庭、延续职业成就感、获得社会认同。”

退役初期,从“忙到脚不沾地”到“突然空闲”的状态转变曾让他无所适从,但凭借部队培养的强大心理弹性,他迅速调整:“这种挑战让我对幸福生活的期待更趋简单实际,不再追求事业上的轰轰烈烈,而是珍惜平淡生活中的小确幸,比如与家人共餐、安静阅读等。”

薪火相传:在引领中点亮青年价值坐标

对于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塑造,王俊启结合自身经历提出深刻见解。他指出,退役军人身上的“使命感延续”与“社会责任感”是宝贵精神财富:“个人价值不仅在于自身成功与享受,更在于对社会、国家的责任与奉献。正如军人将个人得失置于国家之下,大学生也应在学业与职业规划中多思考‘能为社会做什么’,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相结合。”

在职业规划方面,他认为“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结合”是理想状态:“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是为国家作贡献。只要在岗位上认真负责、拼搏进取,就能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需求的统一。这启示大学生,不能局限于个人利益与喜好,需考量国家发展需要,将职业目标与国家战略方向相契合,如此不仅能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也能让职业发展更具意义与成就感。”

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他建议通过多元方式融入军人奉献精神与心理抗逆力要素:“例如组织参观烈士陵园、观看革命题材影视作品、邀请退役军人开展讲座等,让大学生在直观感受与学习中培养强烈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学会在困境中调整心态、从细微处发现幸福,提升抗压能力,树立正确价值观。”

幸福密钥:三个关键词解码退役军人幸福观

访谈尾声,王俊启以“社会、家庭、健康”三个关键词概括退役军人幸福观:“选择‘社会’,是因退役军人在服役时为社会奉献,退役后仍可通过多种方式服务社会、实现价值,从中获得幸福感;选择‘家庭’,是因军人服役期间常亏欠家庭,退役后回归家庭、照顾家人、享受天伦之乐,是幸福的重要组成;选择‘健康’,是因无论是服务社会还是照顾家庭,都需以健康为基础——健康是一切幸福的前提,唯有保持体魄强健,才能追求与享受其他幸福。”

他强调,无论是否身着军装,幸福的本质始终是责任与奉献的统一:“军人曾以青春热血守护国家安宁,青年大学生应肩负时代使命,在个人发展与社会贡献的平衡中实现人生价值。幸福的本质,在于对责任的坚守和对他人的守护。”

此次访谈全面展现了退役军人幸福观的独特内涵——以国家责任为鲜明底色,以家庭温暖为坚实依托,以社会奉献为有力延续,更通过王俊启的个人经历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了宝贵价值参照。访谈激励青年学子在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心怀“国之大者”,在奉献中彰显青春力量,让从军营到地方的人生感悟成为滋养成长的精神养分。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鉴达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