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物理科学与“体育”学院?

发布时间:2023-11-13 10:21   来源: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   阅读 961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校园活动

“2023年兰州大学学生体育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校运会上,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获得2023年校运会“校长杯”。

自兰州大学学生体育运动会“校长杯”设立以来,这是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第一次摘得桂冠。“我们是最棒的!……”瞬间,西区田径场淹没在物理学院同学们的欢呼与掌声中。初夏的风舒展着被高高举起的物理学院院旗,所有亲眼见证这三天的物理学院人都不会忘记这天下午的阳光,都不会忘记这三天来健儿们为“系取天骄种”所做的点滴努力。


“功成一定有我”


个人项目中,2021级微电子专业谢颖慧以13.43秒的成绩打破女子100米校纪录;2021级物理强基班李嘉澍在男子组垒球比赛中获第一名。团体项目中,风火轮比赛第一名、跳绳接龙比赛第二名、男女混合4×100米接力第一名、女子组4×400米接力比赛第一名……在为期三天的运动会上,物理学院一次次取得好成绩,成为田径场上一支亮眼的运动“天团”。

“为了夺冠时刻的欢呼,物理学院已准备了很久。”谈及学院能够获得此次荣誉的原因,学院党委书记吴国军觉得这并不是一次偶然的巧合,这些看似令人惊奇的时刻其实都有迹可循。

作为学院此次运动会的重要支撑,田径队是物理学院一支跑步达人很多的院级运动队伍。2017年,一群热爱田径运动的人聚集到一起,自发组建了物理学院田径队,从私下里相约训练,到找老师进行系统化指导;从松散的组织到在学院的支持下发展成为一个要求严格的成熟队伍。今天的他们,雷打不动地坚持着一周四次的训练计划,在20分钟左右的热身练习之后,队员会根据自己的训练项目进行专项训练。

“热身主要是为了防止后续的训练受伤,要做到微微感到疲惫和出汗,再进行专项训练。我的项目主要是400米,一周会安排一次大力量,一次小力量,一次速度耐力,会根据比赛去调整,一次全速跑或者动作训练。”田径队队员陈豪隆介绍道,“在每一次训练中,我们也都会根据队员的具体情况对原有的训练计划做出适当修改,来适应新的情况。”

尽管每周的训练强度不可谓不高,但田径队的氛围却并不因为高强度的训练与紧张的课业而压抑,队员之间始终保持着融洽和谐的关系。“每个人在训练的时候会很专心,训练累了就聊聊天放松放松,队长对每个队员都很关心,有时候训练完要给肌肉放松,就会互相踩脚,每次踩脚操场上基本上都是田径队员的惨叫声。”提起田径队的日常生活,陈豪隆似乎也想起了被踩脚时的“痛苦”。

“功成一定有我。希望大家把接力棒传下去,直到拿到冠军的那一天。”2021年5月,当时的田径队队长、2017级本科生黄泽宇毕业时为田径队留下了这样一句祝福。几年来,田径队的队员们就如这句话所说的那样,用付出与汗水为取得冠军打下基础。“训练遇上下雨下雪,我们就在雨雪里训练,大家虽然被雨雪淋湿了,心里都很开心。”现任队长梁嘉伟说。

他们在一次次力量、耐力训练时迎接晨光,也在一次次项目练习、记录进步中目送夕阳,这份强大的凝聚力不仅来源于成员间的相互关心、彼此理解,更来源于所有人对“更高、更快、更强”的共同追求。

2023年校运会上,物理学院共有92名学生参加项目,其中田径队成员超过三分之一,成为学院获得冠军的重要支撑。


“我是喝着咱物院的牛奶长大的!”


“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自百年前《体育之研究》这句振聋发聩的观点伊始,体育对于现代青年综合素质精进的重要作用便昭然而示。物理学院一直以这句观点为培养学生的重要准则之一,重视学生体育工作的推进,设立专项工作小组,提供一切便利服务,为学院田径队、篮球队、排球队……以及所有热爱体育运动的师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

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岩介绍,学院自实行综合改革以来,便成立了体育工作小组,将更多经费投入于体育工作;学院长期聘请校体育教研部丁督前副教授担任体育工作指导老师,并为各专项体育活动安排专业辅导老师。与此同时,学院将体育活动作为学生各项综合素质测评的重要依据,定期举办院体育运动会与师生运动会,在强化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增强学生对学院的归属感,培育亦师亦友的良好师生关系。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田径队训练的时候,物理学院的队长总是提着牛奶箱子满操场找队员,这个场景从2012年左右开始,到现在已经十年了。下午我都能看到田径队的队长、副队长给队员一人递两袋,有次剩了八袋,都给我了。我也是喝着咱们物院的牛奶长大的!”说起物理学院对体育工作的支持,丁督前笑着讲了有关牛奶的故事。

在今年的春季运动会闭幕式上,学院院长刘翔特地到榆中校区参加闭幕式,和同学们共同见证夺冠时刻。“我大概上午11点的时候了解了当时运动会的排名情况,知道我们学院可能要拿冠军了,那个时候我手上还有些工作要提交,但是我迫不及待想和大家一起捧起‘校长杯’,我马上把手上的事情处理完就出发了。其实那天我的油箱已经快见底了,但我还是开车赶过去了。”那天下午,刘翔见证了同学们获得4×400米的接力第一,也见证了物理学院夺得“校长杯”的时刻,“我很高兴能和学生们一起见证属于物理学院的历史时刻!”


“体育活动能够打破固定思维的壁垒”


学物理的难道不是天天坐在电脑跟前做脑部运动吗?

对外行人来说,长期形成的刻板印象让大家觉得学物理的总是给人以“头脑灵活”与“四肢发达”水火不容的错觉。

其实不然,二者在某种意义上紧密相连。“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

对于物理学院的学生而言,所学习的专业与未来将要从事的方向,都令体育活动的开展有了更为具象的意义。“我的专业是偏技术的,有时候硬件和软件一个上午调不通,训练完之后会有新的灵感去解决,因为训练结束后能跳脱固定思维造成的循环壁垒,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当被问起体育对于自身学习的作用时,作为田径队的队员,同时也是微电子专业综测第一名的陈豪隆这样回答。

专业的难度与要求掌握的知识为课业带来莫大的压力,一味地将目光放在应付学业上也许会使心理压力剧增。此时,适当的体育活动能够放松身体,让人以更良好的状态更高效地投入学习中。在此次校运会中表现亮眼、专业成绩也名列前茅的谢颖慧说:“我是从哲社院转到物理院的,物理的课程比社会学难度大很多,很多时候会感觉时间不够用。但是固定的体育训练促进了我的新陈代谢,也提高了我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心情也会变得很舒畅。”

正如刘翔所说:“就像我们很多老师给我看的文章里说的,从某种意义上物理和体育是‘同源’的。体育运动尤其对于物理学院的人来说,是重要的。因为物理当中有很多很难完成的任务,它需要一个比较好的身心去坚持完成,而我自己的体会是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学习和科研的,我相信同学们也会有这样一个感受。”

“夺冠之后大家都改称我们“物理科学与体育学院”,我看行!”这是刘翔在学院夺冠那天下午的朋友圈。“精气神的复兴先行!”在校友群里,师兄师姐们也都为年轻学子们奋勇争先的精气神点赞。

时隔一周后,在学校教职工趣味运动会上,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职工队伍同样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一的成绩。

在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正在炼成“物理科学与体育学院”,他们也将带着“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在物理学的天空中自由前行。


(《兰州大学报》总第1073期03版)


内容来源|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文字|缪梦倪 孔子俊

编辑 | 徐涵 董郅坤

责任编辑|董郅坤

主编|李晖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