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高中生减压实践团赴睢宁第一中学心理团辅|第四课“在移动中正念”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25-08-20 21:0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思睿 张潇予   阅读 3.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学子风采

2025年7月24日,为丰富正念训练形式,帮助学生打破对心理团辅“必须静坐”的刻板印象,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沐暖阳,释负起航”高中生减压实践团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第一中学开展第四日主题团辅——“在移动中禅修:动起来的正念”。本次活动聚焦“身体—情绪”联动机制,通过音乐律动、OH卡牌投射等趣味互动方式,引导学生在动态中觉察身心状态,提升情绪感知与调节能力。

图 1 音乐律动

课程以“律动唤醒觉知”为导引,打破传统静态正念模式,鼓励学生“让身体说话”。实践团成员首先播放轻快纯音乐《Canon in D》,引导学生自由舞动,关注肌肉拉伸与空气流动的细微感受;随后切换至慢速钢琴曲《River Flows in You》,聚焦指尖颤动等局部动作;最后通过“冻结时刻”骤停音乐,帮助学生觉察身体紧张部位与呼吸节奏变化。

在“双频音乐体验”环节,实践团选取德彪西《月光》与摇滚乐《We Will Rock You》纯音乐版进行对比播放,引导学生觉察舒缓与强节奏音乐下心率、肩颈、脚掌等身体的自然反应。分享环节中,学生积极回应:“摇滚乐让我眉头紧锁,但古典乐让我想闭上眼睛深呼吸。”

图 积极分享

活动还引入OH卡牌进行情绪视觉化表达。学生抽取“奔跑的人”“漩涡”等图像,将卡牌与听音乐时的身体感受联结,如“漩涡就像胃部紧绷的感觉”,进一步具象化内在情绪状态。

图 3 OH卡牌活动

课程最后,实践团总结强调:“正念不仅是静止的观察,舞蹈中的平衡、音乐停止后的喘息,都是当下的真相。”并布置实践任务——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延续正念觉察,如“刷牙时感受牙刷摩擦牙齿的力度”。

本次团辅获得学生热烈反响。一名参与者表示:“原来动起来也能这么专注,以后学习累了我就站起来跟着音乐动两下,真的能放松很多。”睢宁一中的教师也认为,此类动态正念课程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颖且实用的教学思路。

实践团成员表示,第四日课程是“十天渐进式团辅”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既拓展了正训练的实践形式,也为后续压力识别与管理课程打下基础。团队将继续以专业、创新的活动设计,助力乡村高中生构建更健康、更具弹性的心理状态。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潇予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