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装小车探原理,火山实验绽童心——德源街道开展趣味科学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20 21:0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高晓玲   阅读 6.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了增强小朋友们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聆听心语志愿青春践行团”于7月9日在德源街道关爱援助站组织了一场趣味十足的科学小实验活动。在何奕文同学和其他志愿者们的带领下,孩子们拆装智能小车、观察运行规律,并亲手完成“火山爆发”实验,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开启了一段奇妙的科学之旅。

图为志愿者为小朋友讲解作业。徐子山 供图

活动伊始,何奕文同学化身“科学小导师”,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讲解智能小车的结构和运行逻辑,她清晰地阐述小车是通过电机驱动主动轮,进而带动从动轮实现移动和转向。随后,小朋友们分成5组展开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地拆卸每一个零件,仔细观察其结构和连接方式。志愿者们在各小组间穿梭,耐心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引导大家思考每个零件的作用。

图为志愿者为小朋友们讲解智能小车的原理。钟谭浩 供图

何奕文同学还特别介绍了小车运行的路线规则,例如路线规则由凸轮的形状决定,凸轮突出小车就往左拐,凹进去则往右拐。在小组自由探索环节,当孩子们打开小车开关,惊奇地发现每辆小车的运行路线各不相同。此时,何奕文同学引导大家思考原因,他们也积极参与,相互辅助解答,现场讨论氛围热烈,智慧的火花不断迸发。

随后,令人期待的“火山爆发”个人实验环节开启。何奕文同学先展示了实验材料,包括食用油、泡腾片、温水、杯子和儿童色素,并详细讲解实验原理。原来,泡腾片中含有碳酸氢钠和柠檬酸,当泡腾片放入温水中,两种物质迅速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由于食用油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会在水的上方形成隔离层,气体从水中向上冒出时,就会带动混有色素的水冲出油层,形成类似火山喷发的壮观景象。在志愿者示范之后,同学们纷纷迫不及待地动手尝试。随着泡腾片入水,一个个“小火山”在杯中“喷发”,五彩斑斓的“岩浆”翻涌而出,同学们惊叹连连,现场气氛热烈。遇到问题时,志愿者们也积极帮忙解答,共同感受科学实验的魅力。

图为志愿者和小朋友们一起观察火山小实验。魏贤鑫 供图

在智能小车实验中,小朋友们通过亲手拆卸、拼装,深入了解了机械传动与结构设计的知识,明白了简单的零部件组合如何创造出复杂的运动效果,提升了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火山爆发”实验,不仅让小朋友们直观感受到化学反应的神奇魅力,还激发了他们对化学现象的探索兴趣,学会通过观察现象去思考背后的科学道理。

此次科学小实验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掌握了智能小车运行和火山爆发模拟的科学知识,更培养了大家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从机械结构的精密到化学反应的奇妙,科学的种子已悄然在同学们心中种下。未来,学校将继续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科学活动,鼓励同学们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未知,在科学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收获知识与成长。(通讯员 钟谭浩 高晓玲 胡晓燕 何奕文 魏贤鑫 徐子山 侯梓越)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高晓玲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0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