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雁山区空巢老人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3-08-01 18:15   来源:南宁理工学院   作者:谢河文   阅读 940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实践报告内容:关于雁山区空巢老人的调查报告

研究学校:南宁理工学院

团队:南宁理工学院七彩心语队

作者:谢河文 王奇勇

摘要:南宁理工学院七彩心语队于暑期开展了关爱空巢老人项目,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贯穿活动始终,组织开展人道领域内的社会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并针对空巢老人社会现状展开调研。调研团队选取小区、街道等不同地域,采用发放问卷(电子/纸质)、访谈等不同方式,面向居民、学生等不同群体,针对社会群体对空巢老人整体认知、当前社会关爱空巢老人主要措施、从哪方面能为空巢老人提供帮助等问题展开调研。从调研结果中可以看出,在当前社会发展情况下,空巢老人数量已经大大减少,大部分空巢老人得到了社会的帮助与扶持,但是部分市民对于空巢老人的关注度一般。想要持续推进关爱空巢老人公益事业发展,就需要加强政府投入以设立相关空巢老人帮扶机构、强化多样化的宣传、加强对老人身体健康关注等,以促进空巢老人公益事业蓬勃发展。

关键词:空巢老人;社会关注;志愿服务;调研

一、前言

在广西,有空巢老人374万人,空巢老人约占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总数的一半。对此广西设立了社会救助制度,对符合条件的空巢老人提供经济援助和生活补贴,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而且还实施了医疗保险制度,空巢老人可以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障,包括门诊、住院等医疗费用的报销。基于此社会背景下,于2023年7月,南宁理工学院七彩心语队将桂林市雁山区作为主要活动阵地,结合校内外网络平台开展空巢老人现状的社会调查活动。本项目团队围绕空巢老人现状开展社会调查,且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利用访谈法等调查方法,了解分析空巢老人生活与需求现状,以深入了解空巢老人、走入老人们内心。通过分析、总结空巢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的典型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凝爱志愿服务队提出完善空巢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二、研究目标及意义

1、通过对于调查数据以及情况的分析统计,找出当前空巢老人面临的主要问题,联系他们的生活现状,得出对于社会发展进步以及对于解决空巢老人现状具有价值的信息。

2、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提出空巢老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大学生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关注与研究社会热点问题,也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3、有利于构建社会和谐氛围,加强社会群体对于空巢老人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对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的社会关爱。

三、调查内容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问卷内容涉及28道题目(20道单选题、7道多选题、1道简答题),具体涉及:调查对象性别、年龄、职业等个人信息;导致成为“空巢”的原因;空巢老人现状的问题;后期关爱空巢老人需要关注的重点、举措、方式等。本次调研重点围绕该套问卷针对于空巢老人现状问题进行调研,详细了解空巢老人现状及其社会现状认知情况。

本次调研还包括访谈内容,团队成员于桂林市雁山区良丰佳园与空巢老人亲密接触,详细了解空巢老人具体需要,同社区负责人沟通交流空巢老人状况及社会帮扶情况,了解近年来社区开展的相关空巢老人关爱活动。

本次调查集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雁山区,包括各类线上平台,调研对象集中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老年群体。


图为志愿者与老人聊家常。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谢河文 供图

四、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采取线下问卷发放、访谈法的方法开展活动调查。本次调查的对象是良丰佳园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中或者子女外出务工、定居,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或者子女虽然与自己居住在同一地区,但不与自己共同生活;或者甚至膝下无子无后人照料。调查的题目包括:经济状况、日常生活状况、健康与医疗问题、心理状况、娱乐活动等方面共计28个题目。本次调研共计发调查放200份问卷,全部收回有效。收回后我们对问卷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统计和分析。

一是进行线下问卷发放工作。团队成员在良丰佳园社区开展调研活动,邀请社区居民填写纸质问卷,并且就问卷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并详细记录当地居民对于空巢老人现状以及相关帮扶举措的建议,进一步强化调研成效。

二是访谈。团队成员在良丰佳园社区及其周边地区对市民和社区居民进行随机采访,了解市民对于空巢老人的认知情况,另一方面团队成员同良丰佳园社区主任和党支部书记取得联系,深入了解该社区内空巢老人的实际生活情况

(一)、受访者情况

根据数据表格显示,参与问卷填写中,60-70岁老人占57.10%,71-80岁老人占42.90%,我们此次活动的主题是关爱空巢老人,所以问卷的主要针对的就是社区中的老年人,从而使得我们更加了解到该社区中老年人生活的最真实的状态,问卷的可信度极高。


图为受访者年龄占比统计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奇勇 供图

(二)、空巢老人出现的原因

根据我们收回的问卷和访谈所得内容进行分析可得,空巢老人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其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因独生子女政策的设施,使家庭结构小型化家庭成员减少的占比23.33%;因为子女“远游”导致“空巢”的占比为32.63%;由于思想观念、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性格等方面存在“代沟”而导致“空巢”的占比为39.92%;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没有子女而导致“空巢”的占比为4.12%。


图为导致“空巢”的原因占比统计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奇勇 供图

(三)、空巢老人的现状问题

空巢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问卷显示,有62.5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日常生活的照料服务问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有46.9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身体健康存在着很大问但是得不到子女们的照顾;还有40%的受访者提出自己的基本生活保障甚至都存在问题,尤其是在经济方面的保证;另外,还有18.52%的受访者表示在社区的娱乐活动很少,没有足够的娱乐项目丰富自己的生活。


图为空巢老人现状问题占比统计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奇勇 供图

五、对策与建议

针对本次调研问卷数据分析结果,结合受访者访谈时提及的意见和建议,本团队综合现存问题提出以下几条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有效帮扶机制

帮助空巢老人家庭家庭解决经济困难,空巢老人家庭生活困难,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帮助。要进一步完善救助机制,对无生活来源,长期患病,久治不愈,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且符合定期救助或低保条件的空巢老人,政府部门要及时把他们纳为救助对象。要建立空巢老人家庭档案,组织志愿者定期去帮助空巢老人以解决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问题。

(二)、完善老年医疗服务需求

目前,疾病风险仍然是老年人最大的风险,医疗保障是老人的首要保障需求。对于在农村生活的老人来说,目前农村的医疗水平有限、医护人员的素质不高等,使得在农村生活的老人健康需求得不到满足。另外,由于农村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不是很完善,农村老人看病基本都是自费,而农民的支付能力又非常的有限,加之医疗费用上涨,使得很多老人早已疾病缠身却无钱看病。所以,要尽快建立与农村经济水平发展相当的农村老年保障医疗体系,满足农村老人的基本医疗保障。

(三)、多组织娱乐活动,丰富老人日常生活

社交参与可以有效改善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家庭参与有利于提升空巢老人的健康水平。【1】“老有所乐”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共同心声,老年人因为子女们的种种原因不能与他们住在一起,独自居住本就生活乏味,根据问卷结果显示,大多数老人希望可以有更多的娱乐活动,从而丰富自己的生活,使得生活不会那么枯燥。

(四)、强化子女的精神赡养责任

精神赡养作为人伦底线,其不仅是道德义务,也是法律义务。赡养福利作为道德与法律之外的有益补充,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空巢老人家庭的子女精神赡养。【2】老人需要的不仅仅是钱财,他们更多的是需要精神上的慰藉,是家人的关怀和家的温暖。正是因为老人缺乏精神上的慰藉,老人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的问题。作为老人的子女应该承担起老人精神赡养的责任。即使每天工作再忙,身居外地,也要争取给家人打个电话,陪老人聊聊天,转移老人的注意力,使得老人在精神上可以得到放松。

(五)、引导社会力量关爱空巢老人孤寂问题

空巢老人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社会力量的支持也是空巢老人的精神支持。我们可以通过社会企业对老人进行资金上的帮助、招募志愿者为老人服务等形式的活动使得空巢老人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让社会的力量温暖空巢老人的心。

六、小节

南宁理工学院七彩心语志愿服务队,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着“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始终倡导学习二十大精神,积极投身于面向全社会弱势群体的志愿服务活动。七彩心语志愿服务队时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二十大精神,推动志愿服务事业深入发展。通过对良丰佳园社区的实践调查,团队成员与老年人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对所调查区域内的老年人的生活、心理、健康等状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当前社会空巢老人问题正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人们去理解、关爱。我们有责任,全社会也有责任找到与空巢老人沟通的契合点,本次关爱空巢老人活动,团队成员用实际行动拉近了与空巢老人间的距离,使得空巢老人深切的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也使得团队成员更加贯彻的学习了二十大精神,并且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一股“尊老、敬老、爱老”的风气,使得空巢老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参考文献:

【1】罗微,程鹏.空巢老人社会参与状况对其健康状况的影响[J].医学与社会,2023,36(04):37-42.DOI:10.13723/j.yxysh.2023.04.007.

【2】李俊.赡养福利与我国空巢老人家庭的子女精神赡养[J].人文杂志,2016(05):123-128.DOI:10.15895/j.cnki.rwzz.2016.05.017.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谢河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