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大学生在行动——河海大学“泽润民生,绿护水脉”低碳志愿小分队杭州行

发布时间:2025-08-31 13:2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邵建成   阅读 5.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31日讯(通讯员 邵建成 来杨熠 傅海阳)为响应2025年江苏省大学生在行动暨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社会实践的号召,进一步深耕科普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河海大学商学院学生组织了一支以“泽润民生,绿护水脉”为主题的生态科普宣传小分队,以杭州市为实践基地,开展低碳科普志愿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与社区人员合影 (邵建成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在老浙大社区合影 (邵建成供图)7月13日,小分队联合杭州市上城小营街道老浙大社区,面向社区的孩子们开展了以“泽润童心,水韵未来”为主题的宣传科普生态课堂暨低碳手绘行动。通过趣味科普与艺术实践结合的方式,传播水生态保护理念,培养低碳生活习惯。

团队成员制定了详细的课堂计划,结合图文资料与案例分析,利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材料,向小朋友们系统讲解了生态环境现状、常见环境污染及危害、日常环保行为与规范等内容。此外,生态课堂还采用了有奖问答与讨论环节,引导孩子们主动思考,强化低碳理念,使整个课堂氛围更加生动有趣。

图为团队成员开展环保生态课堂(邵建成供图)
图为课堂互动(邵建成供图)

在生态课堂之外,小分队还准备了空白环保袋、颜料与画笔等材料,旨在将生态科普讲座中传递的环保知识转为具象化的实践体验,让小朋友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深化对环保的理解。在活动过程中,小朋友们充分发挥想象与创造,在空白环保袋上,用色彩与线条将所学的环保知识与自身理解转化为图画语言,创作出一件又一件环保作品。

图为团队成员帮助小朋友绘制环保袋(邵建成供图)图为小朋友们制作环保袋(邵建成供图)

在本次环保科普行动中,实践团队成员始终秉持着“知行合一、寓教于乐”的精神,通过从理论讲解到动手实践的方式,带领孩子们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使环保理念融入日常行为,推动环保意识在社区、社会生根,为构建绿色社会生态贡献青春力量。

而后,团队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双碳”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在7月16日,河海大学“泽润民生,绿护水脉”低碳志愿小分队又走进杭州市佳宝女装市场,与该市场党支部联合开展“党建引领促低碳,绿色发展添动能”主题访谈交流活动。团队一人在市场党支部副书记等领导的带领下,参观了市场党建阵地,并在六楼党员活动室与市场党员代表、商户代表面对面交流,共话低碳转型与绿色发展。

图为团队在杭州市家宝女装市场合影(邵建成供图)

佳宝女装市场作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服装批发集散地之一,日均客流超3万人次。市场党支部坚持“党建+绿色发展”理念,宝女装市场积极响应杭州市双碳战略,2024年启动绿色市场建设,探索打造服装流通领域的低碳运营模式。通过党员商户带头减少塑料包装、推广节能照明、设立废旧纺织品回收站等举措,实现年均碳减排约120吨。

图为团队成员与李友宝董事长交流(邵建成供图)


图为团队和企业成员讨论照片(邵建成供图)

访谈中,小分队队长、工程管理专业23级学生来杨熠结合前调研成果,围绕“商贸流通领域碳足迹管理”作专题分享,提 “搭建绿色供应链共享平台”等建议。市场党员商户李女士对此深表认同:“大学生带来的数据分析让我们看到,改用可降解包装袋虽增加3%成本,但客户复购率提升了12%,低碳就是商机!”双方还就“如何激励中小商户参与碳普惠”展开热烈讨论,初步达成绿色共识。

活动最后,小分队成员向市场赠送了自主设计的《商贸行业低碳经营指南》手册,并现场指导商户使用“碳足迹计算器”小程序。双方约定将持续深化“高校+市场”合作模式,推动绿色技术成果落地转化。

从社区童声里的“水韵未来”,到商贸楼宇中的“绿色动能”,这支由江苏省大学生在行动下的河海大学商学院青年学子组成的“泽润民生,绿护水脉”小分队,用一场跨越杭城的“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交出了一份知行合一的“双碳”答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邵建成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18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