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2日讯(通讯员 包意茜 杨韵加) 7月2日至7月4日,山东财经大学“数智乡伴 守护粮安”社会实践团队跨越1600多公里,从泉城济南奔赴“天府粮仓”四川成都,深入崇州农村地区,与当地市团委取得联系,了解当地基本农业耕作分布,产量,作物品种等基本情况。并且前往当地道明镇、五星村,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寻访当地村民,了解当地农业生产一线的状况,同时聚焦农民数智化使用水平,以及当地数字金融在数字农业发展中的具体实践与表现。此次实践为探索数智农业发展路径、筑牢粮食安全防线积累了珍贵素材,助力以数智之力推动乡村农业提质增效。
一、寻访团委听政策,政策护航稳粮仓
调研团队与共青团崇州市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展开座谈。会上,市委负责人强调:“数智化不是冰冷的技术,而是让每一粒粮食都带着科技的温度。”近年来,崇州市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为核心理念,全力打造“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通过土地流转、数智农业创新平台建设等措施,当地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粮食产量质量的双提升。数智化管理的广泛应用,不仅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还显著增强了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为粮食安全筑牢了根基。
▲图为崇州市团委工作人员讲解崇州市农业基本情况。包意茜供图
二、田间地头听民声,数智化建设解民忧
团队前往道明镇,深入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围绕农业生产、种子选育、农资农机使用、数智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展开系统性调研。农户们表示,数智技术的推广为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但也面临技术普及不足、设备操作复杂等现实困境。一位老农感慨道:“希望未来能有更多适合我们老年人的简单操作技术,让科技能真正地被一线农民所使用。”团队深刻认识到,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既需政策支持,也需倾听百姓需求,才能真正实现落地生根。
▲图为村民一边编织当地特色竹制斗笠一边接受调研。杨韵加供图
三、贫困村蝶变振兴路,农旅融合绘就新图
团队走进五星村,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如今已成为“天府粮仓蜀农振兴基地”。
▲图为五星村天府粮仓蜀农振兴基地实景。杨韵加供图
通过“农业共营制模式,五星村整合耕地资源,引入职业经理人统一管理,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到农旅融合的华丽转二提供务站的建供资金支持、风险保障和信息服务等多维赋能。
▲图为团队在五星村农业金融服务站前合影。包意茜供图
团队成员漫步在稻田环绕的民宿间,稻香与咖啡香交织,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村支书介绍道:“我们不仅要种好粮,还要让农田变景区、农品变商品,用数智之力书写新时代的'稻香智慧’。”
▲图为团队前往五星村向负责人了解五星村的数字化农村建设。杨韵加供图
四、数智兴农绘宏图,青春筑梦守粮安
本次调研是一场数智农业与粮食安全的 “双向奔赴” 调研,崇州模式为粮食主产区转型提供了样本:通过 “农业共营制” 整合资源,以数智技术破解生产痛点,既回应了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需求,也为农业高校的科研转化、人才培养锚定了实践方向。这启示青年学生的调研不仅是学术探索,更是以专业视角为国家战略 “解题” 的行动。未来要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更具普适性的建议,让崇州经验辐射更多产区;要在校园里传递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的理念,带动更多同学关注粮食安全、投身乡村实践,才能推动农业数智化发展,真正守护好粮食安全的防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韵加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