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13月32日讯(通讯员 宋璐琪、王钰正、庄越溪)红色基因润乡土,青春研学悟初心。为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的赋能作用,7 月 25 日下午,国际商学院 “青屿探脉・乡镇产业调研实践团” 在指导老师宋璐琪的带领下,前往青岛西海岸新区博物馆参观学习。博物馆副书记王苗热情接待。
在王书记的引导下,实践团成员依次参观了 “琅琊文化”“海洋文明”“乡村记忆” 等主题展厅。从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到明清年间的民俗器物,从古代海盐制作工具到近代乡村生产生活用具,一件件实物展品与生动的场景复原,系统展现了青岛西海岸地区从远古到现代的历史变迁,尤其凸显了地方文化与乡村发展的紧密关联。王苗副书记结合展品详细讲解:“西海岸的乡村振兴,离不开对本土文化的深挖。比如琅琊台传说、海青茶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已成为带动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 IP。”
在 “乡村振兴文化赋能” 专题展区,实践团成员重点了解了新区如何将博物馆资源与乡镇产业结合的创新案例。通过多媒体演示和图文介绍,成员们看到博物馆近年来联合乡镇开展的 “文化传承人培育计划”“非遗进乡村” 等项目 —— 既帮助乡村留住了老手艺,又通过文创开发、研学体验等方式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原来博物馆不仅是‘收藏历史的地方’,还能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引擎’。” 实践团成员在交流中感慨道。
参观结束后的座谈会上,王苗副书记与实践团成员就 “文化资源转化为乡村发展动能” 展开热烈讨论。实践团成员结合前期在海青镇茶园调研的收获,提出 “茶文化展陈进博物馆”“乡村特色产业与博物馆研学路线联动” 等设想,王苗副书记对此给予肯定,并详细介绍了博物馆在合作模式、资源支持等方面的可能性。她表示:“青年学子的创新思路为我们提供了新视角,期待与高校携手,让博物馆的文化资源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
此次参观学习,实践团成员不仅加深了对青岛西海岸历史文化的认知,更深刻理解了 “文化兴则乡村兴” 的内涵。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此次所学与乡镇产业调研结合,探索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以青春智慧为地方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贡献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钰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