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工程学院「“萤火”聚光,“童”创夏日」非遗潮玩正青春·社区课堂绽新彩——当传统技艺遇上Z世代创意

发布时间:2025-08-09 10:3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彭媛 陈佳璇   阅读 7.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9日讯(通讯员 张彭媛、陈佳璇) 七月的晨光刚漫过莲花街道城东社区活动中心的窗棂,这里已被一群年轻人的活力点燃。西安交通工程学院的志愿者们带着社区孩子们,正在上演一场非遗与青春的奇妙碰撞——用扎染的斑斓与折扇的雅致,让千年传承的手工技艺在指尖流转,让传统文化以潮玩的姿态,走进Z世代的生活。

这场“七彩假期”里最吸睛的活动,藏着志愿者们的巧思:折扇藏着古人的“生活美学”,扎染裹着老祖宗的“色彩密码”。一静一动间,既是传统工艺的沉浸式体验,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就像扇骨撑起扇面的风骨,流淌在血脉里的文化基因,正成为年轻人精神世界的底气。

活动现场早已备好“潮玩装备”:素白扇面在桌上排开,像等待创意挥洒的画布;靛蓝色染液在陶盆里漾着幽光,是大自然馈赠的“天然滤镜”;棉线、夹板堆成小山,墙上悬挂的扎染扇样品更是自带流量——冰裂纹像刚解冻的溪流漫过扇面,晕染的梅枝似在风里轻摇,早到的孩子扒着桌边踮脚张望,眼里的光比夏日晴空还亮。

“古人的‘空调’长啥样?”“蓝白花纹是天空掉进布上了吗?”动画短片刚播完,孩子们的问题就像弹幕般刷屏。志愿者笑着解密:“汉代的‘便面’扇可比空调有格调,摇着摇着就成了明清文人的‘随身美术馆’;大理白族的染缸里,藏着植物染出的‘自然魔术’,这蓝可是板蓝根宝宝变的色哦!”

实操环节一开启,活动室瞬间变身“创意实验室”。扎染台前,孩子们的小手跟着志愿者的指导翻飞:“折成三角捆紧,能开出星星花!”“绕着中心缠线,能转出莫比乌斯环!”有人把树叶、花瓣塞进扇面当“隐藏款”,捆线时咬着嘴唇使劲,小脸憋得通红也不松手。当第一批扎好的扇面“扑通”跳进染液,看着白色被靛蓝一点点“啃”出花纹,惊呼声差点掀翻屋顶——这是传统工艺最生动的“开箱现场”。

等待染液“显影”的间隙,绘画区已成“灵感释放场”。孩子们握着彩笔在素扇上“放飞脑洞”:翠竹挺拔如少年身姿,“勇”字落笔自带锋芒。志愿者握着孩子的手教题字:“字要像小树站在扇面中央,留些空隙才透气——就像做人,懂留白才显格局。”一句轻语,把谦逊的种子播进童心。

当扎染的蓝白花纹遇上绘画的五彩斑斓,当千年非遗撞上青春创意,这个夏天的社区课堂,不仅让孩子们收获了独一无二的“限定款”折扇,更让传统文化以可触可感的方式,成为年轻人朋友圈里的“新顶流”。这或许就是传承最美的模样:古老的智慧在青春的土壤里,开出了更绚烂的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全业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3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