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5日讯(通讯员 姜博文、郭伟嘉、秦张鹏)为探寻江海红色基因与文脉传承,让青年学子深入了解历史脉络与文化底蕴,增强传统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责任感。2025年7月3日-7月20日南通理工学院商学院江海青寻队团队8名学子在指导老师施浩闻的指导下,奔赴南通多地乡村、社区、文化场馆,以实地探访、亲身体验等方式,用脚步丈量乡土大地,用行动诠释青年担当,让文化薪火代代相传。
一、岁月印初心 薪火传军魂
7月3日,江海青寻队来到林荫水岸小区开展慰问慰问老兵主题活动,向老兵致以崇高敬意。姚国富老人今年已经95岁高龄,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队员们围坐在老兵身边,仔细聆听他用朴实的语言讲述抗美援朝时期的战斗故事,生动再现了战场上的惊心动魄。大学生志愿者姜博文、郭伟嘉说:“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离不开老一辈的浴血奋战。”
二、探寻江海文脉,感悟家国情怀
7月9日,江海青寻队走进南通博物苑、濠南别业等文化场所,探究江海文化的形成基因与近代南通崛起的历史密码。在南通博物苑,队员们沿着“江海文明”主题展线,打开从古至今的历史长卷。在濠南别业,漫步于张謇先生曾经的居所与生平展馆,追溯了他“弃官从商”兴办实业的艰辛历程,以及创办多家慈善事业的远见卓识。实践队员钱峻深刻体会到先贤“以一人之力兴一城之盛”的担当,更对“家国情怀”有了具象化的理解。
三、翰墨飘香润童心,书香致远育英才
7月12日,江海青寻队前往秦灶街道西安桥村以书法传承主题,为辖区青少年送上一场浸润心灵的文化盛宴。国家书法十级老师俞晟用生动的故事串联起汉字演变的历程,并讲解了多幅经典书法作品,通过手把手地形式纠正孩子们的握笔姿势,从“横平竖直”的基础笔画教起,耐心示范起笔、行笔、收笔的要领。大学生志愿者秦张鹏说:“看着孩子一笔一画地写字,眼神里满是专注,这才是‘七彩夏日’该有的样子。”相信这份对书法的热爱,会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珍贵养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代代相传中绽放新的光彩。
四、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7月20日,江海青寻队怀着崇敬之心奔赴南通市革命烈士纪念馆,表达对先烈们的深切缅怀,开启了一场浸润初心的学习实践。踏入纪念馆的瞬间,时光仿佛在历史的长河中回溯。泛黄的战地日记里藏着烽火家书的滚烫,斑驳的步枪上凝着浴血奋战的铿锵。队员们静静伫立,在文物与影像交织的时空里,触摸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看江海儿女举旗呐喊,于枪林弹雨中开辟光明之路。
五、总结
十余日的江海寻踪之旅到此告一段落,从老兵膝下的烽火记忆到张謇实业救国的宏图,从笔墨间的文脉传承到烈士馆内的精神丰碑,青衿之志在实践中愈发笃定。队员们以脚步为笔、初心为墨,在乡土间勾勒红色根脉,于文化中汲取奋进力量。这场青春修行,不仅是对历史的叩问,更是对使命的接棒——让江海魂脉在代代相传中生生不息,让青春之花在时代沃土上灼灼绽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姜博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