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4日讯(通讯员曹新宇、张思宇、王祎卓)2025年8月初,山东科技大学“情暖桑梓,一路童行”志愿服务队与星火公益一起共赴山东省青岛市六汪镇开展支教活动,为当地学生带来了一场充实而意义深远的教育之旅。活动期间,支教团队与六汪镇师生携手同行,用行动诠释了教育扶贫的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图为孩子们认真听讲
课堂授课:知识播撒希望的种子
志愿者结合当地学生的实际需求,精心设计了多元化的课程内容,各种丰富的课堂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我的梦想家园”为主题的绘画课堂中,孩子们纷纷拿起画笔,在洁白的画纸上勾勒心中的美好世界:五彩斑斓的房屋、翱翔的飞鸟、郁郁葱葱的森林……在创作过程中,支教老师巧妙引导孩子们用普通话分享自己的绘画灵感与创意。“我想画一座会飞的房子,带着爷爷奶奶去看大海”“我要给树上画好多水果,让大家都能吃到甜甜的果子”……稚嫩却真挚的表达,在教室里此起彼伏。为帮助孩子们规范普通话发音,支教老师设计了“词语接龙画细节”环节,孩子们在互动中潜移默化提升语言能力。一名学生兴奋地表示:“以前说普通话总怕发音不准,现在边画画边说话,感觉轻松多了!”
▲图为孩子们进行户外游戏
多彩活动:互动中收获成长与情谊
除了愉快的课堂活动,志愿者们还安排了丰富有趣的户外游戏。志愿者与孩子们共同布置活动场地,简单的热身运动后,游戏环节正式拉开帷幕。丢沙包、传球接力、绕口令比赛等趣味活动轮番上演,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操场瞬间变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在“丢沙包”游戏中,孩子们分成小组,用普通话喊着“接住!”“瞄准!”等指令,不仅锻炼了身体协调性,还潜移默化地练习了普通话表达;传球接力环节中,志愿者特意设置“口令传递”规则,要求孩子们用标准普通话传递指令,错误者需表演小节目,紧张而有趣的过程让孩子们在欢笑中加深了对普通话的记忆。这些游戏不仅让孩子们爱上说普通话,更让他们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图为孩子们进行绘画课堂
支教意义:青春之力赋能乡村振兴
本次支教活动不仅是一次教育帮扶行动,更是一场关于责任与成长的实践。对于大学生志愿者而言,走进乡村课堂让他们直面教育资源差异,在实践中锤炼了沟通能力和教学技能,深刻理解了“教育公平”的内涵;对于六汪镇的学生们,这段时光成为他们拓宽视野、树立理想的起点。团队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用短暂的支教时光,为孩子们种下一颗种子,未来或许能长成参天大树。”支教活动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教育赋能的具体实践。通过引入创新课程、传播先进教育理念,团队助力当地学校提升教学质量,也为乡村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支教之路虽短,教育之光长远。山东科技大学“情暖桑梓,一路童行”志愿服务队与星火公益将持续深化乡村支教项目,吸引更多青年力量投身教育扶贫事业。未来,团队将以更专业化的课程设计、更长效的帮扶机制,为乡村孩子搭建通往未来的桥梁,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绽放绚丽之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闻慧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