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执甲践初心,科技赋能促振兴

发布时间:2025-08-03 11:3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铭洋   阅读 59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在鲁西南的仲夏,骄阳似火,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花开半夏,医护筑梦”乡村振兴实践团的9名大一新生,背着药箱、扛着设备,走进汶上县郭仓镇苏村,用7天时间完成了一场从“量一次血压”到“绘一张地图”的青春接力。期间,团队累计服务村民300余人次,发放健康宣教资料200余份,形成《郭仓镇医疗资源分布地图》和首张“15分钟健康圈电子地图”,为基层医疗精准画像,为乡村振兴注入护理力量。

义诊科普急救“三件套”——健康服务“零距离

队员们把村委会以及周边街道变成“移动健康站”。“一测二问三指导”的标准化流程,让百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完成血压检测,并拥有了人生第一份电子健康档案。在之后的时间,“地摊式”急救课堂开张: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操作台前排起长队,“原来噎住了还能这么救!”村民苏大哥学会后,拉着邻居反复练习。

“乡音+案例”的健康讲座同样火爆。《老年健康常见疾病及诊治建议》用本地方言开讲,30分钟互动答疑掌声不断;200余份健康宣传册被村民“抢”空,“这册子拿回家给老伴也看看!”

红色课堂搬进田间地头——沂蒙精神“火起来”

夜幕降临,红色电影《南征北战》在村文化广场露天放映,百余名村民自带马扎围坐。团成员王铭洋随后开讲《沂蒙那些事儿》,讲述沂蒙六姐妹、明红嫂的故事,实践村民与团队成员一同沉浸,影片中军民一心、无畏奉献的情节,引发强烈共鸣。

GIS精准“扫描”——劳作病与资源缺口“一网打尽”

队员们分三组与村民“同下地、同作息”,记录“弯腰—负重—暴晒”三大劳作场景的健康隐患,归纳出“田间五痛”(腰、膝、肩、腕、颈)和“晒后三联症”(脱皮、眩晕、心律失常)。

随后,团队用GIS系统对镇域内1所中心卫生院、5所村卫生室、2个药店进行“地毯式”标注,绘制出首张《郭仓镇15分钟健康圈电子地图》,清晰标出“药品缺口”“夜间急诊盲点”等12项关键信息,为下一步医联体资源下沉提供数据底座。

医护人文关怀——陪伴“被遗忘的群体”

在网上,有人提及老年群体似乎成了一个被遗忘的群体,团队成员对此深感共鸣。因此,成员们开展了入户访谈,主要选择了一些孤寡老人作为访谈对象。虽名为访谈,实则更多的是给予他们陪伴。考虑到他们晚年几乎没有照片,队员为其进行拍摄照片,留作纪念。在陪伴与交谈的过程中,巧妙地穿插访谈问题,同时也深入了解了他们对当前医疗状况的需求。在访谈中,苏奶奶感慨道:“你们真好啊!”

从“七天实践”到“四年守护”——青春誓言再出发

7月17日总结会上,队长王铭洋向当地村委会提交地图并提出可修改建议,并郑重承诺:“郭仓不是终点,是护理生涯的起点。毕业前,一定会把‘青春护佑’做成‘三年守护’。”

从“量一次血压”到“绘一张地图”,从“讲一堂课”到“种一颗种子”,山东医专护理系9名学子用7天时间完成了一场从“专业认知”到“使命认同”的青春蝶变。未来,他们将继续以专业所学、青年之年,在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中写下“健康注脚”,让“南丁格尔之灯”照亮更多乡土中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铭洋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