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 棋盘藏千年智慧,大学生带乡村少年解码五子棋

发布时间:2025-08-03 11:1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欣   阅读 2.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3日讯(通讯员 龙炎、叶芊麟、姜艳群、雷芳洁、唐炜、陈湘艳、范思敏、曾俊仪、唐媛、谢凤宇、王盼、刘欣)7月31日,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寸草心计划”——塘韵薪禾公益实践团在衡南县三塘联合学校松山中学,为当地20余名乡村儿童开设“小小棋手——五子棋入门课”。这场以传统棋艺为纽带的实践活动,既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添彩,更让古老的智力游戏在互动中传递文化温度,滋养少年思维成长。

“大家知道吗?我们手里的棋子,早在四千多年前就陪着古人玩耍啦!”课堂开篇,实践团成员叶芊麟用一句提问点燃好奇。从尧帝时期的民间游戏传说,到轩辕黄帝画下十七路棋盘的典故,将五子棋的悠久历史化作一个个鲜活片段,让孩子们在“比围棋还古老”的惊叹中,触摸传统智慧的脉络。那些藏在棋子背后的岁月故事,悄悄在孩子们心里播下文化认同的种子。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学生积极互动 姜艳群摄)

认识棋盘时,“生活比喻法”让抽象规则瞬间鲜活:棋盘是“纵横交错的大城堡”,格子是“一个个小房间”,黑棋化作“√”、白棋变作“○”,落子就像“给房间安排住户”。实践团成员手持方格纸演示,横连如“排队的小火车”,竖连似“长高的小树苗”,斜连像“架起的小滑梯”,形象解读让“五子连珠”的获胜规则深植于心。

(图为实践团成员教小朋友们下“五子棋” 姜艳群摄)

白色的稿纸在课桌上铺开,“√”与“○”交替登场,孩子们时而蹙眉思考,时而眼露惊喜。实践团成员们穿梭其间,不只是指导落子技巧,更悄悄传递“落子无悔”的从容、“胜负看淡”的豁达。当第一个孩子举着画满符号的纸张欢呼时,此刻的棋盘早已不是胜负的疆场,那些交错的符号里藏着更珍贵的东西:是举棋时的审慎,是落子时的果敢,是认输时的坦荡,更是鼓掌时的热忱。

(图为小朋友们在专心下棋 姜艳群摄)

一子一落,是思维的交锋;一棋一局,是文化的传承。这场五子棋课堂,让乡村孩子在趣味中收获成长,更让传统智慧焕发新的生命力。塘韵薪禾公益实践团将继续带着热忱走进乡村,用多元形式播撒知识与文化的种子,让这份浸润心灵的实践步履不停,持续绽放光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