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乡教深谈,解码坚守初心,洞见科普新径

发布时间:2025-07-11 23:0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汤宇豪   阅读 4.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1日讯(通讯员 汤宇豪)

在衡阳市衡南县近尾洲镇中心小学,衡阳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铜”心“碳”索科普队的暑期支教已步入第四天。当科普课堂的活力与乡村教育的深沉底色交汇,队员汤宇豪聚焦乡村基层教师群体,以一场深度访谈与问卷调研,探寻乡村教育的坚守密码,为科普实践锚定更精准的发力点。

筹备:以专业姿态叩响乡教之门

为挖掘乡村教育的真实生态,汤宇豪前期深入梳理乡村教育痛点,围绕教龄与坚守初心、教学收获与挑战、对大学生的期许等维度,打磨出兼具深度与温度的访谈提纲。同时,精准对接学校,选定一位扎根一线、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访谈对象,以扎实的筹备为对话筑牢根基。

(汤宇豪与队员正在准备采访提纲)

对话:聆听乡教者的坚守与担当

访谈现场,教育理想与现实境遇交织碰撞。当被问及“任教时长与坚守动因”,老师直言已扎根基层一年,从小怀揣执教梦,乡村教育是培育祖国未来的土壤,他的小学、初中教育经历,使其更深知乡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这份使命感支撑他留下” ,质朴话语传递着对教育事业的赤诚。

谈及乡村教育收获,老师感慨“在教学相长中,学会了如何用有限资源点燃学生的求知欲,从自制教具到盘活乡土素材,每一次让知识‘落地’的尝试,都是成长;更在陪伴孩子成长中,收获了纯粹的师生情,这是乡村教育独有的珍贵”。

而乡村教育的挑战,也在交流中明晰——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教学资源相对匮乏。面对困境,老师摸索出“分层教学+乡土化教学”路径:针对基础薄弱学生设计阶梯式任务,巧用乡村常见材料开展实验,让科学知识“贴地而行”,为科普队后续教学实践提供了本土化借鉴。

(汤宇豪正在采访宁小峰老师)

调研:以问卷透视乡教生态

除访谈外,科普队同步发放 “乡村学校科学教育现状调查问卷”,从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到教学效果、学生发展,多维度扫描乡村科学教育图景。问卷显示,乡村学校科学教育存在专职教师数量不足、实验室利用有限、学生实验操作机会少等问题,但也凸显出教师对 “乡土素材教学”“家校联动科普” 的探索,为科普队优化课程设计、链接乡村实际提供了数据支撑与实践思路。

(宁小锋老师在填写调查问卷)

赋能:让乡教洞察照进科普实践

这场对乡村教师的深度探访,不仅是对乡教坚守的致敬,更成为科普队迭代升级的契机。队员们意识到,乡村科普需扎根乡土土壤——借鉴教师 “乡土化教学” 经验,用乡村常见的农作物、自然现象作科普素材;关注学生基础差异,设计分层科普活动;强化家校联动,把科普小实验融入家庭日常。

从课堂教学到教育生态调研,“铜”心“碳”索 科普队以与乡村教师的深度对话为切口,既解码了乡村教育的坚守密码,更明晰了科普实践的优化方向。这份来自乡教一线的洞察,将化作科普赋能乡村孩子的动力,让青春实践在理解与融合中,绽放更具实效的光芒,为乡村教育添注青春动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汤宇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4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