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晋南古建活态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继临汾市古建筑考察之后,继续踏上征程,来到运城市解州关帝庙,开展第四站调研活动。作为中国现存始建最早、规模最大、建制最高、保存最全的关帝庙宇,解州关帝庙在古建架构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团队成员们在关帝庙的古建筑群中穿梭,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熏陶深入挖掘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与传承价值。
忠义之庙,建筑瑰宝
解州关帝庙始建于陈末隋初,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被誉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在关帝庙内,团队成员们详细了解了各建筑的历史背景与建筑特色。考察了“前朝后寝”及中轴对称的宫殿式布局,两侧的木坊、石坊、碑亭、钟亭和东西长廊。高耸的建筑与参天松柏相互映衬,尽显英雄气概。其中春秋楼独特的“悬梁吊柱”奇观令人惊叹,这种结构与大同悬空寺的结构有异曲同工之妙。团队成员了解后得知该建筑巧妙地利用了力学原理,通过横木和支柱的相互支撑,使楼阁宛如悬挂于半空之中。从外观上看,春秋楼底部由数根粗壮的木柱支撑,而上层建筑则向两侧伸展,形成一种视觉上的悬浮感。这种精妙的设计不仅展现了古代工匠对建筑力学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堪称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为古建结构研究和传承提供了古人的智慧。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实地走访和深入交流,他们对古建筑保护和文化传承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为团队的调研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灵感。
信仰传承,古庙新声
解州关帝庙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华忠义精神的传承之地。关羽以其“忠贯日月、义薄云天”的崇高品格深得民心,成为中华忠义精神的象征。团队成员们深刻体会到,关公精神中的“忠义仁勇”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正大刚毅,万古精忠,关帝精神为全球华人所景仰,关帝庙已然成为一座信仰圣地,正生机勃勃地发展壮大。从历史维度看,关帝信仰已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自宋代开始,关羽就被历代帝王不断追封,从"侯"到"王"再到"帝",其地位不断提升。如今的解州关帝庙,每年都吸引着来自海内外的信众。这些不仅仅是对历史人物的缅怀,更是一种文化认同的表达。团队成员注意到,许多年轻人也积极参与到关帝信仰之中,同团队成员一样,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未来,团队将致力于把这份对传统文化和关帝忠义的敬畏与热爱融入到实际工作中,通过创新的方式将古建筑的魅力传递给更多人。
古建保护,文化传承
此次调研不仅是一次建筑考察之旅,还是一次文化传承之旅。团队将继续致力于挖掘古建筑背后的故事,借助现代网络传播文化内核,让更多人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共同书写古建保护与文化传承的新篇章。解州关帝庙已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成为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通过深入挖掘关帝庙背后的故事,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宣传推广,打造成为一个集文化传播、旅游观光、学术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基地,解州关帝庙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前来感受中国古建筑之美,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这些承载着千年记忆的瑰宝走进大众视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更大贡献。正如关帝庙所象征的忠义精神一样,团队也将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守护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文/姚琦
摄/李越宁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晏江宁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