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塑交安,童心护平安

发布时间:2025-07-12 00:4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瑞婷 韩笑笑   阅读 5.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指尖塑交安 童心护平安

为丰富社区儿童暑期生活,创新交通安全教育形式,2025年7月8日上午,石河子大学法学院中华文化传承团走进石河子市红山街道二十六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通安全记心间”主题趣味手工制作活动,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将交通安全的种子深植于孩子们心中。

活动伊始,传承团的志愿者们首先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和直观的图片,向社区的小朋友们讲解了常见的交通安全标识及其含义,如红绿灯、斑马线、禁止通行、注意行人、停车让行等,强调了遵守交通规则对保护生命安全的重要性。小朋友们听得聚精会神,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现场气氛热烈。

(图为志愿者在讲解交通安全知识)

随后,活动进入最受期待的手工制作环节。在志愿者哥哥姐姐们的耐心指导和协助下,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用五颜六色的超轻黏土,认真地揉捏、塑形、拼贴,亲手制作自己理解的交通安全标识。不一会儿,一个个形态各异、充满童趣的红绿灯模型、斑马线场景、停车标志、注意行人警示牌等作品在孩子们灵巧的小手中诞生。通过亲手制作,抽象的交通规则符号变成了孩子们手中可触可感的具体形象,有效加深了他们对标识含义的理解和记忆。

(图为小朋友门在认真制作手工)

手工环节结束后,活动迎来高潮——模拟道路安全实践游戏。志愿者们利用带来的道具和孩子们刚刚制作的部分黏土标识,在社区活动室内布置了一个简易的“迷你道路”场景。小朋友们化身“小司机”或“行人”,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根据地面标线和摆放的标识(包括他们亲手制作的黏土标识)进行模拟通行。当“小司机”看到“红灯”或“停车让行”标识时,必须停下;行人在“斑马线”前也会得到“礼让”。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在欢声笑语中,他们对交通标识的实际应用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交通安全规则真正“活”了起来。

(图为志愿者在带领大家通过游戏记忆交通安全标识)

社区工作人员表示:“这种将知识讲解、手工创作和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方式非常新颖有效,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参与热情高,对交通安全知识的吸收效果特别好,比单纯说教更深入人心。”

石河子大学法学院中华文化传承团此次走进社区,不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视规则、珍爱生命的精神融入现代安全教育,更以创新的活动形式有效提升了社区儿童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活动在孩子们满足的笑容和满满的收获中圆满结束,为构建平安、和谐的社区环境贡献了青春力量。

石河子大学法学院赴第八师石河子市红山街道26社区中华文化传承团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瑞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7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