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墨勾脸谱,文育润童心——广东科技学院青年大学生三下乡传艺启智

发布时间:2025-07-11 23:3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坤炯   阅读 2.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2日讯(通讯员 谭雁嫦 陈坤炯 余慧娟) 广东科技学院赴电白“文育童心”支教突击队为推动非遗文化在乡村校园的传播,助力乡村美育发展,在那霍镇马路小学专项开设彩墨脸谱课程。队员们带着提前准备的脸谱图谱、白色面具和颜料走进教室,通过系统讲解与实践指导,让乡村孩童在笔墨晕染间触摸传统戏曲文化,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


解码非遗色彩:青春课堂里的文化对话

课程伊始,支教队员通过播放京剧脸谱纪录片片段引入主题,向孩子们展示不同剧种脸谱的色彩密码:红色脸谱表征忠义节烈,黑色脸谱寓意刚正不阿,蓝色象征勇猛,每种颜色都是古人留下的‘情绪语言’。”随后,队员们分发提前采购的白色面具和画具,从脸谱的对称构图讲起,同时结合白色面具实物演示铅笔勾线、色彩填充等基础技法,帮助学生建立对传统工艺的理性认知。

▲图为支教队员结合课件讲解脸谱文化(凌依婷供图)

指尖跃动传承:创意与技法的青春碰撞

实践环节中,支教队员为学生分发定制工具包并强调颜料使用规范“先用勾线笔沿着铅笔印勾勒出眉眼、额头的轮廓,再选喜欢的颜色用平涂法填满空白处,注意不要涂出轮廓外哦。”孩子们握着画笔在面具上大胆创作。队员通过示范传授基础要领,引导学生在白色面具上完成创作。支教队员在旁巡回指导,既纠正运笔角度,又鼓励孩子们融入生活观察,让传统样式与个性创意碰撞。

   ▲图为学生在白色面具上进行彩墨创作,支教队员巡回指导细节(余慧娟供图)

青春担当:为 “百千万” 注入非遗传承活力

课程尾声的展示环节,孩子们戴着自己绘制的作品站成一排,红色的关羽脸、黑色的包公脸与孩子们的创意脸谱相映成趣。“面具上的每一笔都有故事。”据团队负责人介绍,该课程通过“认知—实践—感悟”三步教学法,让孩子们在涂色、勾线中掌握手工技巧,在文化讲解中建立非遗认同,实现动手能力与文化素养的同步提升。

▲图为支教队员指导彩绘细节(余慧娟供图)

在 “百县千镇万村” 的振兴版图上,广东科技学院青年大学生的行动是青春担当的缩影:他们用课堂搭建非遗与乡村的桥梁,让传统文化成为乡村孩子的 “创意源泉”,更以实际行动诠释 “青年大学生如何以专业赋能乡村” 的时代命题。当彩墨在面具上晕染,当传统与童真碰撞,青春的力量正驱动非遗传承走向更广阔的乡土未来。


 

撰文 | 谭雁嫦 陈坤炯

图片 | 凌依婷 余慧娟

审核 | 黄创嘉 陈坤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坤炯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