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日讯(通讯员 张韩蕊) 明媚阳光下,安农社区的儿童活动中心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近日,一群来自安徽农业大学的青年志愿者们,带着精心准备的科普知识、趣味游戏和暖心陪伴来到这里,为社区的孩子们开启了一段寓教于乐、充满温情的时光。2025年7月4日—7月8日,安徽农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锦绣乡韵,拼绘振兴”布益文化工坊暑期实践团走进安农社区儿童之家,围绕“童心拼八一”主题,开展红色文化绘画、创意拼布和趣味游戏等五天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旨在用手工艺术与游戏体验助力红色基因在童心中生根发芽。
初识军旗育童心
7月4日,实践团在安农社区儿童之家拉开序幕。志愿者们先给小朋友们讲述八一建军节的来历与精神内涵,并示范红色主题剪纸与折纸技巧。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孩子们用红纸剪出军徽、折出小帽,集体完成了“童心绘八一”主题手工作品,现场涂鸦、剪影交相辉映,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图为实践团和社区小朋友合影 王政楠/摄
图为实践团在向小朋友们介绍创作背景 吴星宇/摄
变废为“枪” 铸就拼布创意
7月5日,志愿者团队在安农大材化院集合,领取消毒分装后的牛仔布料、拉链、纽扣、剪刀和热熔枪等材料,并将其分类装箱运送至儿童之家。拼布课堂正式开始。团队先以卡通图片介绍八一建军节历史背景,再指导孩子们用废旧牛仔布还原童趣枪械造型:裁剪布料为“枪身”基底,用纽扣做“扳机”、用拉链装饰“枪管”,最后由志愿者现场示范热熔枪固定工艺,创作出一把把“变废为美”的萌趣小手枪、手榴弹等作品。
图为指导老师向实践团交代注意事项 郑超杰/摄
图为实践团和小朋友们一起进行拼布创作 郑超杰/摄
童心绘拼“军魂”
7月6日下午,团队再次在材化院集结,拍摄记录并领取彩色布料、纽扣、针线等拼布材料。抵达儿童之家后,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开展大型拼布画创作——以军人形象为核心,通过裁剪、拼接、粘贴等环节,共同完成象征八一精神的拼布艺术画。孩子们用一针一线,将对军人叔叔的敬仰注入画面,用双手织就童心中的“军魂”。
图为实践团与材料与化学学院的合影 郑超杰/摄
图为实践团在向小朋友教学 吴星宇/摄
现代手工初体验
7月7日,在前期构图与拼接完成后,志愿者们指导小朋友们进入作品收尾阶段。孩子们首次尝试使用热熔枪进行布料固定,掌握了安全操作要领,感叹“原来工具也能这么有趣!”这一环节不仅巩固了他们的拼布技法,还让现代手工工具的便捷性和乐趣在童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图为实践团成员教小朋友技巧 王政楠/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与创作 吴星宇/摄
游戏熔融红色记忆
7月8日,系列活动迎来收官。除拼布作品的最后装饰外,团队还策划了“画图猜谜”“动物园里有什么”“投壶”三大趣味游戏,将军人形象与红色元素融入规则,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巩固军旗精神与团队协作意识。最后,全体小朋友与志愿者们合影留念,共同见证手工作品的完成与友谊的升温。
图为实践团和小朋友们以及作品的合影 王政楠/摄
此次“童心拼八一”主题系列活动,共服务儿童数十余人次,团队9名志愿者通过丰富多彩的手工与游戏环节,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更在童心深处播种了红色文化的种子。后续,布益文化工坊将与安农社区儿童之家继续合作,以艺术实践为载体,让更多儿童体验非遗拼布与红色教育的魅力。
撰写|张韩蕊
图片|王政楠,郑超杰,吴星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韩蕊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