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绘梦蓝天”社会实践团队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筑未来”、“飞鲨助航”团队等国防高校力量,跨越江西、河南、四川、河北、陕西五省,深入乡村基层一线,以航空航天特色科普支教点燃科学梦想,以扎实调研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
科普星火点燃乡村科学梦
实践团队深入江西、河南、四川、河北、陕西五省乡村校园,以航空航天特色科普点燃青少年科学梦想。在江西龙南渡江镇中心小学和经开区小学,队员们带领孩子们动手制作水火箭、体验AI展示,激发探索热情。转战河南汝阳,团队在圣王台小学等乡村学校,通过“吹平行纸片”、“磁悬浮”等趣味实验揭示科学原理,并指导儿童动手拼装船模、航模进行试飞。四川南部多所中学则迎来了科普分享会,内容涵盖人工智能与学习经验,苏东林院士的奋斗故事深深激励着台下的学子们。
▲图为队员带领孩子们制作水火箭
▲图为航模试飞
科普的足迹继续延伸。河北万全区职教中心的学生们在实践队员指导下组装飞机模型,燃起航空兴趣,并就AI伦理与职业规划展开交流。在陕西略阳徐家坪初中,分队开展的AI互动、智能小车竞赛等科普活动,巧妙地将铁路精神与航天精神融入育人实践。这一系列举措,生动展现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年学子联合国防高校伙伴,以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教育、点亮科学星火的担当。
▲图为制作航模
▲图为智能小车科普
扎实调研丈量乡情献智慧
实践团队在深入五省开展科普活动的同时,也以扎实调研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在江西信丰,队员们参访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近距离感受前沿科技发展的强劲脉动。来到河南,汝阳分队关切乡村养老现状,走访李村村日间照料中心,并学习双泉村基层治理经验、考察东保村集体经济与稻田小镇文旅融合项目;同期,孟津-洛宁分队深入农业企业调研科技兴农实践,探访福利院运行机制。
▲图为参访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
调研足迹持续深入四川南部,团队在羊角山村文化馆见证集体经济飞跃发展,于定水镇双河村观察蚕桑产业并探讨电商与研学新路,赴石河镇牛市坎村考察红火果园与波光水库描绘的产业图景。河北万全的队员们则聚焦产业发展与科技应用,在嶂石岩景区与文旅部门共商文创开发助力乡村振兴,调研蕊源蜂业和酸枣仁基地记录“蜂蜜+枣花”产业链致富故事,并参观明阳智慧能源基地通过VR体验新能源应用,考察禾久食品公司产业链了解创新模式。在陕西宁强,分队走访高新技术园区,调研青木食品产业链,与五丁生物探讨益生菌研发,并深入羌族博物馆、千山茶园感受人文生态,赴禅家岩镇调研并签约建立社会实践基地,聚焦天坑地质保护与高山草甸开发。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乡情,为乡村振兴贡献调研智慧。
▲图为考察红火果园与波光水库
▲图为参访禾久食品公司
红色足迹浸润家国情怀
实践团队在服务基层的同时,深入追寻红色记忆,感悟报国精神,接受文化熏陶。在江西信丰,队员们走访慰问107岁高龄的红军烈士遗孀,聆听革命故事;怀着崇敬之心参观长征出发历史纪念园,重温革命史诗,并重走油山游击密道,切身感悟隐蔽战线的伟大精神,接受深刻的爱国主义洗礼。同期,团队走进客家文化城,沉浸式体验赣南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
▲图为慰问烈士遗孀
红色足迹贯穿行程。在河北赞皇,队员走访革命旧址,聆听感人革命事迹。陕西之行,团队成员首日便前往陕西航空核工业基地,参观中航陕飞纪念公园及中核陕铀公司,通过红砖厂房遗址与405工程展馆体悟“三线精神”,誓言将“航空报国”志向融入空天事业。追寻红色印记与文化浸润,厚植了青年学子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情感根基。
▲图为参观中航陕飞纪念公园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绘梦蓝天”团队联合国防高校伙伴,跨越五省深入乡村开展社会实践。团队将科普课堂带入乡村校园,点燃青少年科学梦想;扎实调研田间地头,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追寻红色足迹,厚植家国情怀——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以实际行动挺膺担当的精神风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朱可涵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