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征路·奋进新征程 —— 贵州大学阳明学院星火黔征队创新实践,循红色足迹深度感悟遵义会议精神

发布时间:2025-07-30 20:5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香云   阅读 2.3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时值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大学生云报7月30日讯(通讯员 :李香云、陈湖燕)2025年7月,贵州大学阳明学院“星火黔征”实践队以“牢记遵义会议精神,笃行时代青年担当”为指引,踏上了为期数日的红色研学征程。队伍创新实践“深度参观+沉浸观演+专业访谈”三位一体研学模式,足迹遍及遵义、娄山关、苟坝、猴场、贵阳等承载厚重革命历史的圣地,在行走与思考中实现红色精神从“知”到“行”的升华。

【首抵遵义:追寻英烈足迹,感悟信仰力量】

7月初,实践队首站抵达遵义红军山烈士陵园。庄严肃穆的氛围中,两幕景象震撼心灵:红领巾少先队员于纪念碑前庄重宣誓,反复重录,誓言嘹亮,初心萌动。实践队员们与前来瞻仰的团员、党员一同,肃立默哀,轻抚碑文,追忆烽火岁月,向长眠于此的英烈致以崇高敬意,亲身感受信仰代代相传的庄严。

紧随遵义会议纪念馆专业讲解员的脚步,队员们展开了数小时的沉浸式学习。他们细致观察每一件珍贵文物和历史文献,系统回顾了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血战湘江的悲壮历程,深刻理解了通道会议、猴场会议的铺垫作用,直至遵义会议这一伟大历史转折点的背景、过程及其划时代意义。听完讲解后,实践队深度采访了讲解员,听着他们从初执话筒的青涩到今日从容自信的故事,这种成长的蜕变,正是革命先辈于困厄中坚守信仰、于黑暗中破浪前行伟大精神的生动映照。这精神,已然融入脚下的路,也必将照亮前行的途。

【光影淬魂:科技史诗共绎壮烈,赤诚信仰直叩心扉】

为深切体悟先辈于危局中淬炼的不惧牺牲、英勇奋战精神,队员们全程观看了大型红色情景剧《伟大转折》。该剧以普通红军战士视角,借助360°旋转全景舞台、震撼的环绕立体音效、前沿的光影特效,艺术化再现了从血战湘江的惨烈、四渡赤水的神机妙算、巧渡金沙江的智勇到强渡大渡河的豪情等长征壮阔史诗。实践队全程沉浸其中,为红军战士“为信仰而战、为人民而死”的赤诚深深震撼,许多队员不觉间已热泪盈眶。演出结束后,团队组织了热烈的观后讨论分享会。大家一致认为,这不仅是一场革命史诗的深情礼赞,更是一堂荡气回肠、直击灵魂的沉浸式党课,让长征精神与遵义会议精神的精髓如刀凿斧刻般深深镌入心魂。

【挺进娄山关:触摸胜利弹痕,熔铸青春之志 】

7月7日,星火黔征队抵达素有“黔北咽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誉的巍巍娄山关。

古城墙畔,队员们亲手触摸弹痕累累的青砖。一位年逾五旬、满面风霜的当地老者,指尖摩挲着深凿的弹痕,用乡音动情讲述:“这是1935年红军反‘围剿’失利后,毛主席指挥的首场胜仗啊!”得知是贵大学子,他眼中骤然点亮,殷切寄语:“大学生正该学这长征精神,独立自强,胸怀家国,敢为苍生献赤诚!”

队员们沿陈列馆阶梯深入,历史扑面而来。逼真的山势模型、多媒体演示生动重现了娄山关鏖战的惊险与战略意义;锈迹斑斑的枪栓等文物,无声诉说着战士们的英勇与余温。雄关漫道,见证星火燎原;险峰登临,此行极大地淬炼了队员们的青春之志与理想信念,将红色基因锻入灵魂的平仄。

【探访苟坝:守护真理微光,汲取育人智慧】

7月8日,队伍抵达苟坝会议会址。

行走在静穆的青瓦院落里,队员们围在复刻的马灯旁,感受历史真理之光。微光如豆,却似穿越时空的灯塔,无声诉说着1935年那个春夜“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伟大抉择和精神真谛。

景区摄影师陈玉云用镜头定格队员们专注研学的瞬间,感言道:“青年眼中的光芒,让红色历史绽放青春华彩,这正是传承的希望。”队员们深度访谈了同在苟坝学习的广西高校教师廖瑶与黄姣姣。廖瑶老师深有感触:“亲临先辈求索真理、力挽狂澜之地,对我们教育工作者而言,是思想的深刻淬炼,更是汲取育人智慧的宝贵源泉。苟坝精神启示我们须有求真的执着与勇气。”她还特别说到,“青年跨省共学红色历史,彰显了红色基因强大的凝聚力。这盏真理之灯,亦将照亮我们未来的育人之途。”队员们深受触动,誓言赓续这份信仰之光。

【走进猴场:深悟精神富矿,聆听服务真谛】

7月9日,队伍循迹抵达猴场会议会址。

围绕“青年学子如何赓续红色血脉”的核心问题,团队专访了会馆负责人李艳。她为队员们做了专题导览并深入交流,语重心长地说:“红色资源是取之不尽的精神‘富矿’,望同学们善加采撷。观旧址、学精神,其要义不在眼之所见,而在心之所悟,在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队员们肃立馆内,目光所及皆是无声的历史回响。

步出纪念馆,星火黔征队旋即深入毗邻社区进行实践调研。采访社区工作者钟女士时,她以质朴之言道破传承真谛:“‘实事求是’‘依靠群众’的会议精髓,早已化为我们行动的基因。如今社区治理千头万绪,一切根基,皆在‘服务人民’这四个字!”这朴素的道理,让队员们对红色精神的当代价值有了更接地气的理解。

【达德观悟:触摸启蒙薪火,立志复兴未来】

7月10日,追寻之旅的最后一站落在贵阳市中华南路达德学校旧址。穿过古朴门楼,时光流转。陈列室内,泛黄的课本、斑驳的课桌无声诉说着百年前“达德”师生以新知启迪民智、以热血呼唤黎明的壮举。队员们屏息凝神,指尖轻抚展柜,目光久久驻留于黄齐生等先贤手迹之上,在笔记本上疾书记录下那些冲破黑暗、启迪民智的勇毅故事。

队员李香云在心得中深刻感悟:“我们一步步追寻着理想照进现实的艰辛轨迹。置身这思想的殿堂,我愈发懂得:革命的火种,根植于思想的薪柴;吾辈青年添上的每一簇星火,都指向民族复兴的光明未来。”夕阳西下,队员们伫立青石阶前,与历史默然相望。余晖镀金的身影,仿佛在无声地承诺:星火相传,使命在肩!

【星火相传,使命在肩】

贵州大学阳明学院“星火黔征”实践队,以“知行合一”的阳明精神为火炬,循着红军的足迹,完成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与信仰淬炼。他们在红军山庄严祭奠感悟传承,在遵义会址深度研学历史转折,于《伟大转折》剧场沉浸体验史诗壮烈,在娄山雄关触摸胜利弹痕熔铸信念,于苟坝马灯下聆听真理的声音,在猴场会址与社区中深悟精神富矿与服务真谛,终在达德学堂触摸启蒙薪火立志未来。青年学子们用脚步丈量精神的厚度,让红色基因在躬身实践中深深锻入灵魂。这段重走长征路的旅程,不仅是对峥嵘岁月的深情回望,更是新时代青年汲取力量、唤醒责任、笃定前行的庄严誓师。他们正以青春的笔触,饱蘸实践的墨水,奋力续写着无愧于伟大时代的奋斗诗行!

撰文 | 李香云 陈湖燕

图片 | 黎远涛 宋馨

审核 | 史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香云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76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