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外学子三下乡:大棚兴产业,采摘旺经济

发布时间:2025-07-30 20:2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珊 王迪   阅读 1.1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30日讯(通讯员 李珊、王迪)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关乎国家长远发展和民族未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7月21日,西安外国语大学以“五育并举”呵护儿童成长,“老幼接力”守护非遗文脉——探索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与教育发展的现实路径——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暑期社会实践团去往张王庄村采摘园采访负责人高老板,了解大棚经济采摘园的运营状况与发展前景。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采摘园负责人高老板的合照

在高老板的介绍下,实践团成员们了解到,目前这片采摘园主要聚焦水果与蔬菜采摘:一方面,通过向周边县城及城市稳定供应有机高品质蔬果,满足市场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为城市居民打造乡村田园采摘场景,让人们亲身感受亲手采摘的乐趣。未来,计划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源,增设露营区域,丰富园区体验项目,构建“采摘—制作—享用” 的完整体验闭环。通过强化游客的互动参与和沉浸式体验,推动采摘园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在谈及种植规模以及经营方式上,高老板向实践团成员们介绍了这片采摘园占地约200到300亩,规模相当可观。在作物种植方面,园区采用大棚与露天种植相结合的模式:大棚种植能实现作物错峰上市,有效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露天种植区域则保留自然生长状态。我们始终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精选适宜的作物进行培育。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采摘园里亲身体验的照片

园内作物种类也丰富多样,既有杏子、李子、野桃、草莓等果蔬,道路两侧还种植了南瓜、西葫芦、黄瓜等。未来计划引入樱桃种植,为游客增添更多采摘选择。此外,园区还专门打造了红枫景观区,成片红枫如火焰般绚烂,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经营模式上,采摘园还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以个体经济形式开展运营。当实践团成员询问为何要选择这种经营方式时,高老板回道在规划运营时确实综合考量了多方面条件。首先是地理优势,采摘园与周边县城、城市距离相近,加上交通运输行业的持续发展,便于构建高效的运输体系,这为园区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其次,这片土地在政府扶持下原本就有果树种植基础,后来才承包经营个体经济。此前种植果树时建成的相关设施,也为如今采摘园的建设提供了现成的基础支撑。最后,是看到当下人们对田园体验的需求日益增长,这成为园区发展的重要契机。

随后,实践团成员们了解到采摘园始终将产品品质置于核心位置,坚信优质产品是吸引客源的根本。园区工作人员深耕田间,细致调研不同品种的适宜生长环境,通过精细化管理,持续提升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为进一步增强大棚种植的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园区积极整合外部资源,特邀山东技术员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这些技术员不仅带来先进的管理制度,助力提升园区运营效率,还传授专业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有效减少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影响,降低损失。

▲图为实践团成员们与采摘园负责人的合照

值得一提的是,园区引入的“太空种子”成为一大特色优势。经太空特殊环境诱变的“太空种子”,兼具更高的产量潜力与更优的品质特性。以秋季南瓜为例,依托“太空种子”的优势,这里培育的南瓜单重可达数百斤,且口感鲜嫩、风味独特,成为吸引游客前来体验采摘的亮点产品。

展望未来,依托现有基础与多元发展规划,这片采摘园将持续以品质为基石、以创新为动力,在深耕果蔬种植的同时,不断丰富体验场景、延伸产业链条。相信在各方努力下,这里不仅能成为城乡居民共享田园乐趣的“打卡地”,更能以蓬勃的生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书写出农旅融合、富民兴村的新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7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