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绘古村助振兴,信工学子赋能东门渡

发布时间:2025-07-30 01:4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萌萌   阅读 3.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30日讯(通讯员 李萌萌、韦杰) 近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路生花”社会实践团队赴芜湖市花桥镇东门渡村,开展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活动,以“文化传承与设计赋能”为核心,探索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在村干部李和平与指导老师张旭的带领下,团队深度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并启动文化墙绘、红色文创及农产品包装升级三大项目,将青年创新力转化为乡村发展动力。

团队首先聚焦非遗活化,深入千年陶窑遗址采集陶器纹样素材。成员们系统研究出土陶片的造型与釉色特征,建立本土陶文化数据库,为后续设计提供灵感源泉。这些千年非遗元素将成为文创产品的核心,让传统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生。

▲图为队员手持出土陶片纹样,研究其造型与釉色,记录陶文化特征作为设计素材。

团队成员还通过深度访谈和实地考察,精准把握村民文化需求。

▲图为带队老师在村民家中进行深度访谈,围绕东门渡村振兴发展展开交流,队员认真记录要点。

红色基因传承是实践的核心环节。团队走访将军故居,提炼精神符号,并启动墙绘创作项目。在村内公共区域,成员们以英雄形象和革命场景为主视觉,融合本地陶纹元素,打造精神地标。前期工作包括细致测量墙面和了解村容村貌,确保艺术与乡村环境无缝衔接。

▲图为团队成员深入东门村进行细致的前期实地考察,测量墙面尺寸,了解村容村貌及村民文化需求,为后续墙绘创作打下基础。

▲图为村干部向团队成员讲解村落历史沿革及文化资源分布。

针对产业振兴,团队深入田间地头,调研蔬菜种植和小龙虾养殖。成员们体验采摘过程,了解农产品特性,并设计融合陶艺纹样和水乡元素的电商友好型包装,提升青虾、丝瓜等产品的品牌溢价。

▲图为产业组跟随当地农户和村干部深入蔬菜大棚。

▲图为团队随村干部深入小龙虾养殖塘了解生态养殖模式,队员拍摄鲜活素材。

▲图为“艺路生花”社会实践团队在东门村服务中心门前合影,背景可见鲜红旗帜,象征校地携手赋能乡村振兴。

此次活动以“非遗活化、红色墙绘、包装设计”三位一体模式,为东门渡村注入新活力,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深化了校地合作,探索出“艺术+文化+产业”的振兴路径。(撰稿:李萌萌  图片:韦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萌萌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12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