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8日讯(通讯员 李贝妮 王文博 张家祺 张艳雨 赵进宇)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厚植青年学子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山东科技大学数学学院蜜枣志愿服务队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7月26日,团队走进滕州博物馆,通过沉浸式参观与互动体验,探寻历史文脉,感悟古滕文化的深厚底蕴。
图为实践队员在博物馆前的合影
青春列队,对话千年文明
活动当日,志愿服务队成员整齐列队、手持队旗,以饱满热情开启文化探寻之旅。滕州博物馆作为鲁南历史重要展示窗口,馆内青铜器、汉代画像石等珍藏让队员们惊叹。在讲解员引导下,大家重点参观 “古滕春秋” 展厅,从新石器时代北辛文化遗存到西周滕国青铜礼器,层层递进的历史脉络铺展开生动文明画卷。馆内 “青铜器艺术”“汉画像石” 等主题展厅,通过沉浸式场景复原与数字化互动技术,让历史 “活” 了起来。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博物馆文物
实践研学:让文物“活”起来
为深化实践效果,团队结合数学专业特色,在研学区开展 “文物中的几何之美” 主题活动。队员们测量青铜器纹饰对称比例、分析汉代画像石构图规律,将数学理论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些文物不仅是历史见证,更蕴含古人高超智慧,比如青铜器饕餮纹的几何精准性令人震撼。”
图为实践队员的参观活动图为博物馆内青铜器
文化传承:从馆舍天地到大千世界
滕州作为齐鲁文化重要发源地,数千年文明积淀孕育出独特的古滕文化。滕州博物馆馆藏逾万件文物,从新石器时代玉器、商周青铜器,到汉代画像石、唐代三彩,每一件都镌刻着这片土地的文明密码。“滕侯鼎” 上的铭文见证西周滕国历史,北辛文化遗址的陶器则勾勒出七千年前农耕文明的雏形,让队员们深刻感知文化传承的厚重。
据悉,本次活动是学校 “三下乡” 系列重要一环。团队后续将整理研学笔记与图文资料,通过校园宣讲、公众号推文等形式分享实践所得,让更多人走近古滕文化。队员们表示:“青年当做文化桥梁,让历史智慧在当代焕发新活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艾琳皓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