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市的首届“川滇风会理火把节”在新时代广场启幕,这是一场点燃热忱、传承文化的狂欢盛事。2025年7月,四川师范大学青狮行团队的志愿者们,在这场 “雨与火” 的碰撞里,以摆火把的热忱、守岗位的坚守,融入了这场民族与潮流交织的盛宴,书写青春奉献的故事。
火把就位!筑牢狂欢基石
7月16日,新时代广场的阳光仍带着余热,青狮行团队的志愿者们已忙碌开来。摆火把,这看似简单的任务,实则饱含意义—— 一个个火把,是节日仪式感的承载,更是文化传承的火种。大家分工协作,将火把整齐码放,调整间距、检查稳固,让每一支等待售卖的火把,都以最好的姿态,迎接即将到来的狂欢人群。当火把在广场上渐次排开,像一片等待点燃的“火焰方阵”,我们知道,这场关于热忱与传承的序章,已悄然铺就。
▲图为团队成员有序摆放火把
活动开场不久,乌云压城,暴雨突至。本以为人群会慌乱散去,却见演职人员们毫无退意 —— 彝族姑娘们的裙摆被雨水打湿,仍踩着坚定舞步演绎朵洛荷;毕摩们在雨中坚守祈福仪式,古老颂唱穿透雨幕。
当暴雨渐歇,主火把在泥泞中顽强燃烧,人群重新围拢,达体舞的节奏再次响起。
▲图为火把节现场人们踏响达体舞的欢快节拍
多岗坚守!护航节日温度
团队里负责守水桶的伙伴,分散在活动区域关键点位。他们时刻观察水桶状态,及时补水、检查设备,确保安全防线时刻在线。遇到好奇的游客,还会笑着科普消防知识与火把节传统,让“守护”多了份文化传递的温度,默默为狂欢兜底安全。 围绕10个火把售卖点与主火堆区域,护火堆的志愿者构建起秩序屏障。引导游客安全观赏、提醒远离明火隐患、协助管理场地……
暴雨来袭,我们的志愿节奏也被暴雨打乱,却没一人退缩。守水桶的伙伴,冒雨加固设备;护火堆的志愿者,在湿滑场地里维持秩序,大声提醒游客注意安全。雨水顺着裤脚流淌,却浇不灭我们与演职人员共赴盛会的决心。
▲图为团队成员火把节现场志愿记录
电音接力!续写志愿热忱
7月17日、18日,城北门小广场的“千年古城遇见未来电音”火把音乐季,青狮行团队再度集结。入口管理、设备协助、安全维护…… 从民族传统的火把节,切换到潮流电音现场,志愿的热忱始终未变。查验入场、调试设备、疏导人流,我们用严谨的服务,让古城与电音的交融更顺畅,让每一位参与者尽情享受视听盛宴,在潮流脉动里延续志愿坚守。
▲图为团队成员电音节现场分发荧光棒
铭记回响!青春与节同燃
7月的会理,火把节的火焰与电音节的律动,交织成难忘的夏日旋律。青狮行团队深知,首届会理火把节的暴雨与火焰,会成为难忘的青春印记。演职人员在雨中毫不退缩的身影,让我们懂得 “热爱可抵风雨”;志愿路上的并肩坚守,让我们明白 “微光可聚星河”。
民族传统的厚重、潮流电音的鲜活,都在志愿实践里,化作青春成长的养分。青狮行团队会带着这份温暖与力量,继续奔赴下一场热爱,期待以志愿之名,拥抱更多文化交融的美好,让青春在奉献中持续发光 !
▲图为团队成员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郑郡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