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6日讯(通讯员 王雪婷、陈嘉缘、徐迦南)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切实科普“黄金四分钟”的重要性,河南医药大学大学生红十字协会的志愿者们怀揣着对生命的敬畏与对社会的责任感,组成基层服务团,踏上了“暑期三下乡”的征程。近日,他们以“黄金四分钟,救不容缓”为主题,深入延津县魏邱村、新乡市人民公园和留庄营社区,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向群众科普心肺复苏(CPR)、海姆立克等急救技能,并针对性展开防中暑、防溺水等夏季安全知识宣传,用专业知识与行动守护群众的生命健康。
(图为团队成员在新乡市人民公园合照)
首站魏邱村,急救知识扎根民心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志愿者们首站来到延津县魏邱村,将实用急救知识送到村民身边。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兵分两路开展服务。一组负责分发宣传册与扇子。这些宣传材料由团队成员自主设计,以生动图片搭配通俗文字,系统介绍了心肺复苏(CPR)、海姆立克急救法、骨折包扎、压迫止血等必备急救技能,同时涵盖夏季高发的防中暑、防溺水知识;页面上还附有相应的二维码供大家扫码学习。村民们一边摇着扇子,一边认真聆听志愿者的讲解,在轻松氛围中了解了急救要点。
(图为志愿者们向村民们分发宣传材料并讲解)
另一组则通过现场演示增强互动性——志愿者借助模拟人,完整展示心肺复苏和人工按压的标准流程,每一步动作都配合清晰口令:“双手交叉按压30次,然后做两次人工呼吸”。规范的操作吸引了不少村民驻足围观,更有家长主动带着孩子上前体验。在志愿者的手把手指导下,小朋友们模仿着按压动作,在实践中悄然种下急救意识的种子。
(图为志愿者操作演示CPR)
此次魏邱村之行,让急救知识从书本走向生活,真正实现了“扎根民心”的效果。
公园接力,拓宽服务传播维度
活动第二天,服务团成员来到新乡市人民公园开展活动。相比首日,当天的活动在延续急救技能教学与物资分发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内容,让健康服务更接地气。在公园的活动点位,义诊台前很快排起了小队。志愿者们耐心为游客们测量血压,并用自己的医学知识为游客们答疑解惑,叮嘱日常健康注意事项。同时也有志愿者在旁边进行七步洗手法教学:“掌心对搓、手心压手背、交叉搓指缝、弯曲扣掌心、拇指握掌心、指尖揉掌心、手腕转一圈,这七步做好,干净又卫生”。更值得一提的是,团队首次尝试了线上直播。镜头前,志愿者手持模拟人,一步步演示心肺复苏的标准动作:“大家看,按压深度要够,大概5到6厘米,就像这样……”讲解声清晰传入直播间,镜头还会拉近展示细节的手部姿势;另一边,测血压、分发宣传册的场景也被收入镜头,让网友能直观感受到现场的热闹氛围。“不在新乡也能学,这个形式太棒了!”“学到了”——直播间里的留言不断刷新,原本只覆盖公园周边居民的科普活动,就这样通过屏幕“走”出了新乡,让更多人同步学到了实用知识。
(图为志愿者们为游客们免费测量血压)
(图为志愿者进行七步洗手法教学)
(图为志愿者操作演示CPR)
(图为志愿者们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
从贴心的血压测量到打破地域的直播科普,志愿者们用更灵活的方式,把急救知识和健康常识,传递给了更多需要的人。
社区续航,温情服务暖人心扉
团队成员前往留庄营社区继续践行服务初心。在党群服务中心,志愿者们以同样饱满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分发宣传物资,重复演示CPR、海姆立克等急救技能,确保居民听得懂、学得会、用的上。测量血压的义诊活动尤其受欢迎,活动现场,多位年长的爷爷奶奶有序等候测量血压。志愿者们一边观察仪器数值,一边轻声询问他们的日常作息和饮食习惯。“爷爷,你这血压很稳定,继续保持日常作息就行”……一句句的专业解答和贴心叮嘱,让老人们倍感安心和温暖。
(图为志愿者们耐心为老人们测量血压)
此次三下乡活动,志愿者们累计服务群众数百人次,分发物资近千份。通过这次活动,群众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急救技能与健康知识,还提升了健康意识,掌握了基本的自救互救能力。对于河南医药大学的学生们而言,这也是一堂生动的实践课,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医者仁心的真正含义。未来,河南医药大学大学生红十字协会将继续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把急救知识与技能带到更多的地方,用青春和热情守护每一个需要帮助的生命。
(图为团队成员在魏邱村合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雪婷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