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践行“技术赋能时代,科技点亮童心”的实践理念,7月1日至14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智启匠心"志愿服务团深入无锡市惠山区晴山蓝城社区,为外来务工子女提供融合“急救自护教育”“智能制造科普”“七彩匠心课堂”三大模块的博爱匠心志愿行。本次志愿服务由全国劳动模范陈亮亲临助阵,将传播“工匠精神”,点亮“智造”基因的活动内涵进行了深度的阐释、实践、传播。
深入外来务工家庭,在访谈中寻需求前期,志愿服务团的同学们深入社区走访外来务工家庭,了解在锡外来务工子女目前存在的困境和需求。在个案访谈中不难发现超90%的家长更多忧虑孩子的学业成绩、未来职业及个人全方位发展。家长因工作繁忙缺乏高质量陪伴、教育引导略显无力。故项目依托学院智能制造职业体验中心、陈亮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以“匠心筑梦”为主线的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以期在开展急救自护教育的基础上唤醒外来务工子女对职业的认知和对工匠精神的坚守。
构建七彩匠心课堂,在实践中悟“智”造在了解孩子们的实际需求后,团队40名志愿者两两结队开始进行主题探讨、课程设计、ppt制作、物资采买等前期准备。“解锁东方密码——鲁班锁工程教育体验”“精雕细琢之艺术拓印”“魅力火漆印章”“智能制造科普——大国工匠精神传承”等20余场精心设计的“七彩匠心课堂”让孩子们获得了“心”与“智”的新体验。晴山蓝城社区周利副书记在活动开展后表示:孩子们非常喜欢这群哥哥姐姐的到来,不仅能够学到实用的科技知识,更能体验到动手实践的乐趣,为暑期体验增添了更丰富的元素。
探索制造实训基地,在观摩中见真章“这个坦克也太精致了吧!是用刚才看到的五轴加工机床生产的吗?它有多少个零件呀?”孩子们对眼前看到的智能制造产线、精密制造展品充满了好奇。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孩子们逐渐了解亚运会颁奖花器、“笔筒上的蚂蚁”、艾菲尔铁塔、陆空两栖无人机等展品的加工工艺,切实感知智能制造的精密所在。在全国劳动模范陈亮的技能大师工作室里,孩子们聆听了从一线工人蜕变为全国劳动模范的工匠成长故事,并在陈亮大师的事迹中收获了新的职业认知和前行力量。
学习急救自护技能,在亲历中获成长为进一步呵护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学会必备急救、自护技能,志愿服务团成员将CPR急救、创伤包扎、气道异物梗阻处理等常见危机应对转化为生动的课堂实践。结合外来务工家庭实际情况,志愿者开展了心理舒压和抗挫力提升主题的小课堂,也重点讲解了触电、烫伤、中暑等常见意外的处置办法。志愿者生动的演示和现场模拟,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在特设的“安全知识大闯关”环节,孩子们通过游戏得分兑换急救包小奖品,在欢乐的游戏实践中获取新的生活知识,获得真正的“身心”自护新体验。
本次活动通过实地走访、课堂讲授、互动体验等环节直接服务社区外来务工子女及家长60余名,通过街道宣传、媒体报道等方式辐射影响无锡市中小学生千余人。后续团队将持续推进“七彩课堂·匠心筑梦”系列主题公益课程,为青少年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独属于职教学子的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镇豪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