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6日讯(通讯员 陈斯祺、陈旻玥、周亚圣)7月1日至16日,闽江学院服装学院暖风支教实践队深入福安市潭头镇后洋村,精心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美育小课堂。活动聚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推动非遗活化传承,巧妙融合服装专业特色,开设了扎染、植物拓染等独具魅力的非遗课程,将美学教育与技艺传承有机衔接。同时,串珠、扭扭棒、粘土手工等创意活动的融入,进一步丰富了孩子们的艺术体验。在实践中,孩子们真切感受到了传统与现代艺术交融的独特魅力,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通讯员 陈斯祺 陈旻玥 周亚圣)
图为扎染课堂实践队员给小朋友们讲述扎染技法的场景。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刘景宏 摄
图为扎染课堂实践队指导小朋友们进行扎染制作的场景。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刘景宏 摄
图为小朋友展示扎染作品。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刘景宏 摄图为扎染课上小朋友动手进行染布的场景。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刘景宏 摄
图为支教队员为小朋友分发手工串珠材料的场景。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刘景宏 摄图为小朋友们共同展示自己的串珠作品。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刘景宏 摄
图为实践队员指导小朋友进行植物拓染的场景。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刘景宏 摄
图为小朋友们自己动手进行植物拓染的场景。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刘景宏 摄
图为小朋友们制作的黏土作品。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王爱清 摄
图为小朋友戴上自己制作的扭扭棒“眼镜”的场景。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陈斯祺 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斯祺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