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重走雄关漫道 赓续长征精神——江西水利职业学院“重走长征路”爱国教育实践团

发布时间:2025-07-26 02:0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黄纯路   阅读 5.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6日讯(通讯员 欧阳天田、郑琳、薛婷婷、王一飞)九十年前铁血雄关,今朝再踏精神高地。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传承红色基因”等重要论述精神,打造红色文化育人高地,推动广大青年学子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江西水利职业学院“重走长征路”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于2025年7月8日,怀着崇敬之心踏上娄山关战斗遗址开展“重走长征路 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追寻红色旧址,聆听长征故事,赓续红色血脉,补足精神之钙。

诗馆词碑砺初心 墨韵千秋壮豪情

7月8日上午,实践队员们步入毛泽东诗词馆。实践队员深入了解《忆秦娥·娄山关》诞生于红军生死存亡关头的厚重背景。馆内珍藏的创作手稿、历史文献,无声诉说着伟人的艺术境界与革命情怀。队员们肃立词碑前,齐诵“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铿锵词句激荡心灵,红军将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跃然眼前,为队员们注入了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们在毛泽东诗词馆认真学习

图为实践队员们齐颂《忆秦娥·娄山关》

作为红军长征中的重要一战,娄山关战役彰显了红军的英勇顽强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在娄山关,实践队员观看大型实景演出《娄山关大捷》。炮火轰鸣、硝烟弥漫,红军战士冲锋陷阵的壮烈场景震撼上演。沉浸式的视听体验,将九十年前那场决定命运的生死搏杀真实再现。队员们身临其境般感受到战役的惨烈与红军将士视死如归的英勇,对长征精神蕴含的牺牲与坚韧有了更为深刻、立体的认知,心灵受到强烈洗礼。

实践队员在观看娄山关实景演出

西风台上仰丰碑 如海苍山寄壮怀

随后登临西风台,巍然矗立的毛泽东塑像目光如炬,眺望远方。四周再现战斗场景的浮雕群栩栩如生,凝固着红军浴血奋战的瞬间。极目远眺,但见“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磅礴景象,队员们对词中意境所承载的革命豪情与悲壮情怀,获得了直观而深刻的感悟。

尖山旧垒寻弹痕 铁血忠魂励后人

循着英雄足迹,队员们深入大小尖山核心战场遗址。崎岖山路上,斑驳的战壕、深嵌的弹坑历历在目。这些浸染着烽火硝烟的无声遗迹,是当年战斗惨烈与红军顽强不屈的铁证。驻足凝视,历史的硝烟仿佛重现,红军战士在枪林弹雨中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的牺牲精神深深烙印在每位队员心中。

图为实践队员前往大小尖山战斗遗址

长空索桥越深壑 步履铿锵承遗志

踏上连接战场的长空桥,队员们神情庄重,步伐坚定。悬桥微颤,脚下峡谷幽深。行走在这条浸透先烈热血的生命通道上,每一步都让队员们深切体会到红军战士一往无前、视死如归的磅礴勇气,对长征精神的伟大力量有了更加真切的体悟。


图为讲解员为实践队员讲解长空桥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担当,面对时代使命,新时代大学生重走长征路,争做长征人,传承长征魂。此次红色教育之行,在队员们心中刻下深刻的红色印记,亲历“苍山如海”之壮阔,追寻“残阳如血”之峥嵘,踏过“长空雁叫”之险隘,队员们深刻领悟到,征服“雄关漫道真如铁”的艰难险阻,必须永葆“而今迈步从头越”的信念与勇气。未来,实践队员必将把学习感悟到的长征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宣传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让这穿越时空的精神火炬,照亮新时代的奋进征程!

图为实践队员们实景学习后的合影留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纯路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8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