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史脉、悟初心,青年学子淮北博物馆沉浸式“红色行”

发布时间:2025-07-25 16:4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浩宸 李康俊   阅读 1.1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通讯员 李康俊)2025年7月,淮北师范大学“红色基因深植八皖,奋进五年再启新篇”点亮八皖实践团走进淮北市博物馆,围绕“历史长河浮雕”“瓷文化展厅”“市井繁荣图”三大展区,沉浸式体验历史脉动与红色文化的深度融合,探寻文明根脉,赓续红色血脉。

穿越千年:浮雕诉说淮北记忆

走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馆前高耸的《历史长河》大型浮雕墙。这组雕刻作品以时光为轴,以人物和事件为线索,全景式描绘了淮北从史前文明到现代城市的发展演进。浮雕中重点刻画了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挺进皖北、淮北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壮烈场面,英雄形象跃然墙上,凝固成一部视觉化的红色教科书。

图为“历史长河”浮雕 李康俊供图

器蕴千年:瓷器展厅里的文明交响

在“运河瓷器”展厅,实践团成员被琳琅满目的古瓷精品所吸引。展厅陈列着唐宋以来各大窑口的代表性瓷器,不仅展示出运河沿线陶瓷文化的繁荣景象,也映射出中原文化对外交流的轨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展厅中一组出土自柳孜遗址的瓷器,它们印证了隋唐运河漕运的繁华景象,也昭示着那个时代文化与经济的高度融合。“这些瓷器不仅代表着淮北的历史厚度,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记忆与创新精神。”讲解员说道。

图为实践团成员拍摄柳孜遗址瓷器展厅李康俊 供图

市井繁华:感受红色沃土上的烟火人间

博物馆中最具互动感和视觉冲击力的展厅之一,是依据《清明上河图》再现的“市井繁荣图”。雕塑与绘画相结合、二维与三维艺术融合,复原了大运河淮北段的繁华景象。街市、码头、商贩、驿道……一幅幅生动画面跃然眼前,仿佛让人置身隋唐盛世。

更重要的是,展区巧妙嵌入红色元素:在仿古建筑与民俗场景之间,隐藏着新四军秘密交通站、抗日志士传递情报的场景模型,使红色记忆与日常生活有机融合。“红色精神不仅体现在枪林弹雨中,也体现在百姓生活与文化延续之中。”实践成员感叹道。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市井繁荣图》展区沉浸式体验李康俊 供图

弘扬精神:用历史映照未来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实践团深刻认识到,淮北市博物馆不仅仅是历史文物的集中地,更是一座精神殿堂。它以艺术语言讲述文明起源,以红色故事激励青春力量,以文化融合连接过去与未来。

未来,实践团队将以实际行动践行“红色文化传播者”使命,让更多青年走进历史、走近信仰、走向远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浩宸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38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