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4日讯(通讯员 王罗涛、欧金林、李润)7月14日至23日,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雪域问天实践团走进甘孜县四别村,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以“传承红色基因、服务乡村群众、共筑文化桥梁”为主题,通过红色研学、文化互动、便民服务、民俗体验等多元活动,为四别村带来了知识与欢乐,也让队员们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乡村振兴的理解。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四别村进行合影留念
红色研学:追寻历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
实践团首站走访了当地老红军多加爷爷。老人结合亲身经历,讲述了十八军进藏时的艰苦历程与军民鱼水情,队员们认真聆听,不时记录,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的奉献精神。随后,实践团参观了十八军窑洞遗址、朱德总司令和五世格达活佛纪念馆,通过历史遗迹与珍贵文物,重温那段民族团结、共克时艰的峥嵘岁月,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使命的信念。
图为多加爷爷在退役军人事务所为实践团成员讲述其革命经历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十八军窑洞遗址合影留念
图为实践团成员前往朱德总司令和五世格达活佛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
文化互动:搭建交流平台,共绘童趣画卷
在四别村,实践团为孩子们打造了丰富多彩的“假期课堂”。教孩子们书写汉文化书法、诵读古诗词,在笔墨与韵律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象棋对弈中,孩子们在思考与博弈中锻炼逻辑思维;羽毛球场上,欢呼声与汗水交织,展现着青春活力。急救知识课堂上,模拟包扎、烫伤处理演示,让孩子们“保护自己”的意识悄悄扎根;VR设备的亮相更让孩子们眼前一亮,通过镜片-孩子们在虚拟世界中“触摸”航天科技,埋下探索未知的种子。此外,学校对此次实践活动高度重视,特意准备了爱心物资捐赠给村里的孩子们,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远方的关怀。队员们还亲手绘制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墙绘,通过生动的画面传递“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价值理念,让墙面成为传播正能量的“活教材”。
图为实践团成员对四别村儿童进行慰问品交接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四别村活动室墙上进行墙绘创作
便民服务:扎根乡村需求,传递温暖关怀
针对村民家中电器维修难题,实践团组建了“家电维修小分队”,带着工具箱深入村民家中,为村民们检修洗衣机、电视机、电丝炉等常用电器。队员们发挥专业所长,拆装机壳、检测电路、更换零件,在螺丝刀转动的声响里,一件件“罢工”的家电重新运转,村民们的笑容成为了最尊贵的“酬劳”。此刻,专业知识不再是课本上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能为村民解决问题的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到村民家中进行洗衣机维修
欢乐共享:民俗体验融合,共谱和谐乐章
实践团在村里举办了热闹的套圈娃娃活动,彩色圆环在空中划出弧线,大人小孩纷纷参与,套中奖品的欢呼声此起彼伏,现场一片欢声笑语。为深入感受当地文化,队员们还体验了独具特色的走马文化,在马背上领略草原风情;跟随村民走进山林,参与捡蘑菇活动,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感受乡村生活的质朴与乐趣。
图为四别村村民参与套圈娃娃活动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与当地村民捡蘑菇活动
7月23日,雪域问天实践团的三下乡活动圆满落幕。10天里,队员们用专业服务回应村民需求,用文化交流拉近心灵距离,用青春热情点亮乡村角落。实践团成员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服务之旅,更是一堂深刻的成长课,未来将带着这份收获,继续践行“航天报国、服务社会”的初心,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润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