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堂漾童趣,巧思伴成长
暑假里,山东中医药大学药香承韵育青苗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走进菏泽市牡丹区吴店镇孟庄村“小荷学堂”,为孩子们准备了一场融合创意、韵律与心灵成长的趣味课堂。扭扭棒拼出绚烂,歌声里藏着童真,互动中解锁社交密码,舞步间跃动活力——多样课程如夏日清风,为孩子们的假期添上生动注脚。
上午的美术课,实践队队员们带来了“扭扭棒烟花”创作。彩色扭扭棒在实践队队员手中灵活变形成绽放的烟花,有的像炸开的星芒,有的似垂落的流苏,实践队队员们边演示边讲解:“红色可以扭出热烈的火花,蓝色能弯出温柔的光带,大家试试让烟花‘飞’起来吧!”孩子们拿起扭扭棒,有的专注地弯折出层层叠叠的花瓣状烟花,有的用不同颜色拼接成“流星烟花”,还有的特意留长一段扭成“烟花尾巴”。实践队队员们蹲在一旁,帮力气小的孩子固定造型,给思路卡壳的孩子提建议:“试试把黄色和橙色拧在一起,像不像夕阳下的烟花?”作品完成后,孩子们举着自己的“烟花”比画,有的说“这是过年时爸爸带我看的烟花”,有的喊“我的烟花会飞到月亮上”,在动手创造中,不仅锻炼了精细动作,更让想象力在指尖绽放。
▲图为孩子们展示用扭扭棒制作的烟花作品 摄影:刘宝硕
紧接着的音乐课,依旧围绕歌曲《我的纸飞机》展开。实践队队员们先播放歌曲,让孩子们跟着旋律拍手,感受“纸飞机掠过麦田”的轻盈节奏。教唱时,实践队队员们结合歌词描绘画面:“想想你的纸飞机飞过了奶奶家的屋顶,还是学校的操场呀?”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唱到“纸飞机载着梦飞呀飞”时,有的轻轻晃动身体,有的张开手臂模仿飞机飞行,稚嫩的歌声里满是对童年的向往。一曲唱罢,孩子们还主动提议“再唱一遍”,教室里的歌声混着笑声,像一串被风吹响的风铃,让孩子们在旋律中触摸快乐,也悄悄种下对生活的热爱。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音乐课上带领小朋友学唱《我的纸飞机》 摄影:董凯宇
午休后的心理课,聚焦“学生社交小妙招”。实践队队员们用“找朋友”游戏开场:“谁能勇敢说出自己的一个小优点,就能和举手回应的同学成为‘临时搭档’哦!”起初有些孩子害羞,在队员示范“我会折纸,想教大家折青蛙”后,孩子们渐渐放开——“我喜欢分享零食”“我会背古诗”,小手一个个举起来,教室里很快组成了几对搭档。随后,队员们设置情景讨论:“如果朋友不小心弄坏了你的文具,该怎么说?”“想加入别人的游戏,该怎么开口?”孩子们七嘴八舌出主意,有的说“可以说‘没关系,下次小心就好’”,有的建议“问‘我能和你们一起玩吗’”。通过游戏和讨论,孩子们明白了“真诚说出来”“耐心听别人讲”等社交小技巧,也更愿意主动表达自己。
▲图为实践队队员给孩子们讲解如何与同伴进行交往 摄影:刘昕焱
最后登场的舞蹈课,实践队队员们带来了充满活力的儿童律动操。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动作设计得简单易学:抬手像“小树苗长高”,弯腰如“小花点头”,转圈模仿“蝴蝶飞舞”。实践队队员们先分解示范,再喊着口令带领孩子们一起做,“一二三四,小手举高高;五六七八,脚步轻轻踏”。孩子们跟着节奏蹦跳,有的动作虽不标准,却格外认真,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汗水浸湿了额头,却挡不住他们舞动的热情,在跳跃与伸展中,孩子们不仅活动了身体,更感受到团队协作的快乐,自信心也悄悄萌芽。
▲图为实践队队员带领孩子们进行舞蹈前的热身准备 摄影:董凯宇
此次实践活动中,“小荷学堂”的课堂里既有创意迸发的火花,也有心灵交流的温度。实践队队员们用精心设计的课程,让孩子们在动手、歌唱、互动、舞动中收获成长,也用青春力量为乡村教育添彩,让知识与快乐在夏日里共同生长。
指导老师:时彦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颖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