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上午9时,青和知行突击队全员集结阳春市图书馆,开启首日根雕非遗文化调研。在阳春市根雕雅石协会杨滇布会长与覃福智秘书长带领下围绕当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春根雕开展系列实践活动,以青春之力助力传统技艺传承与乡村文化振兴。根雕雅石协会秘书长覃福智带着实践团队参观了根雕馆并仔细介绍每个作品的蕴涵,深入了解阳春根雕的历史脉络与技艺特色。
图1非遗博物馆
覃秘书长为队员们讲解道阳春根雕讲究自然天成,与其他地方根雕文化对比出的一大特点为“做减法”,即制作过程中只从中裁掉一部分来完成作品,不采取拼接、穿插等“1+1=1”的加法。它的原材料来源于大自然的枯木树根,不存在非法砍伐大自然的野生树木,其创作体系主要分为三大类:根书、实用根雕以及造型根艺。根书以汉字行草为魂,依天然根脉走势“以根代笔”,坚持“不拼不接、一根成字”的至高准则。保留疤眼、肌理等自然印记,通过精准减法雕刻,使枯根呈现书法般的笔墨韵律。单字创作常需十年沉淀,是技艺难度巅峰。在覃秘书长对一件一件根雕作品的耐心讲解下,大家无一不听的入神,感叹其中蕴含的奥秘。
图2覃秘书长为队员讲解根雕的内涵
在对覃秘书长的采访中得知,由于现在商品房的兴起,人们没有多余的地方摆放大型的根雕,以及现在年轻人对家具的偏好更偏向简单易制的布匹,根雕行业于10年前而言已走在下坡路,但手艺人对根雕艺术的热爱始终如一。
图3采访覃秘书长
为了更好的了解根雕的制作,覃秘书长带着实践团队走访手艺人们的工作室。
图4 走访手艺人的工作室
在手艺人们的工作室里,同学们亲眼目睹了“七分天成,三分人意”的创作理念如何在枯根中绽放艺术生命力:从选材、构思到雕琢、打磨,一块普通的树根经过匠人之手,逐渐蜕变为兼具自然野趣与人文巧思的作品。团队成员还与年轻根雕从业者交流,探讨传统技艺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图5 手艺人正在制作根雕
图6 根雕传人正在制作根雕
为了更加了解人们对根雕文化的认知程度,实践团队采用了线上网络问卷和线下实地调研两种形式来获取数据,在调研过程中体会到了当地人民的热情和淳朴的民风,阳春不仅拥有着根雕这般源远流长的非遗文化,也是一座十分宜居的南方小城。
图7实地调研图8青和知行团队合照
根雕文化就像一张泛黄扉页,满是岁月的沧桑但又令人想仔细琢磨。阳春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希望以“三下乡”活动为纽带,持续推动校地联动,让青春力量为传统工艺注入活力,助力阳春根雕这一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更耀眼的光彩,青和知行团队也正在为之努力,期待未来的日子里有更多不期而遇的精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廖泉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