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遇服务队武穴行:最后一天,欢笑与拥抱凝成永恒夏日

发布时间:2025-07-24 23:0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郑茜雯   阅读 2.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4日讯(通讯员 付想想 郑茜雯 邱梦莹 张雅琼) 2025年7月24日上午九点,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青遇”志愿服务队第二分队的志愿者们,如约抵达武穴市江家林社区国鼎华府活动点,开启此行最后一天的学科辅导以及最后一场科普实验。十一点,一场温馨的欢送会为为期数日的“三下乡”实践活动画上句号。

学业加油站,夯实基础启智慧

清晨的阳光透过明亮的窗户洒进整洁温馨的活动室,空气中弥漫着书卷的清香。上午九时许,18名不同年级的小学员在家长的陪伴下陆续抵达,他们带着书包和作业本,脸上写满了对最后一天学习的期待。早已准备就绪的“青遇”志愿者们身着统一标识的队服,哪怕是最后一天,都以亲切的笑容迎接每一位孩子。他们充分发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师范教育的专业优势,化身孩子们的“学业伙伴”,迅速投入到一对一的精准辅导中。

火山实验:科学之火的终章绽放

学科辅导临近尾声时,志愿者付想想在活动室中央铺开塑料膜。她带来了《喷发吧,火山!——碳酸氢钠与酸反应》实验。她首先用黏土在托盘上塑造出逼真的火山模型,随后向孩子们抛出问题:“大家知道真正的火山为什么会喷发吗?”在引发思考后,她将小苏打(碳酸氢钠)倒入“火山口”,并缓缓注入白醋(醋酸)。顷刻间,粉红色的泡沫(加入色素)如熔岩般剧烈涌出“火山口”,顺着山体流淌而下。“哇!喷出来啦!”孩子们兴奋地欢呼起来。付想想抓住时机解释:“小苏打遇到醋里的酸,快速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就像地球内部的力量把岩浆推出来一样!”

图为志愿者付想想开展科普实验 供图 高文博

纸短情长:方寸之间见真情

十一时整,欢送会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开启。队长熊静将印有贴分发给孩子们:"把想对老师说的话,藏进这张小纸片吧。"五年级的邓偲偲咬着铅笔思考良久,在橙色便利贴上工整写下:"谢谢高老师教会我解方程",悄悄贴在志愿者高高文博的教案本扉页。八岁的王梓旭则用彩笔在便利贴画下喷发的火山,在岩浆旁标注拼音:"xiǎng xiang lǎo shī de mó fǎ"。这些方寸纸片被熊静精心收进透明文件夹,社区党委书记郭志强轻抚夹页感叹:“这些带着温度的字画,是孩子们最珍贵的毕业证书。”

光影长廊:作业本里的时光密码

投影光束点亮白墙的刹那,满室响起清亮的欢鸣。幕布闪过高清镜头下的作业特写——高天宇红笔批注的"解题步骤要完整"纤毫毕现;付想想握着孩子的手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侧影引发掌声;最动人的是熊静俯身为打盹孩子掖好铅笔的抓拍。"那个抓耳挠腮的是我!"董志远指着自己算算术的窘态,笑着钻进付想想臂弯。当火山实验的粉红"岩浆"在幕布奔涌时,李峰突然站起指向屏幕:"看!我的直尺还在量岩浆呢!"流动的光影里,十七天的晨昏在墙面交织成锦。

图为志愿者播放之前的照片 供图 高文博

心意盲盒:牛皮纸袋的时光胶囊

礼物环节,熊静捧出装订好的的牛皮纸袋。"每份礼物都藏着通关密语哦。"她眨眨眼。撕开封口的声音此起彼伏:试管造型的钥匙扣叮当作响,小熊饼干散发奶香,塑封的国鼎华府初遇大合影上,朱可欣正指着照片中的自己尖叫。王宇航突然高举纸袋:"我破译密码啦!"——牛皮纸内壁贴着便利贴,熊静清秀的字迹跃然眼前:"你解方程时发亮的眼睛,是今夏最美的星。"

时光定格:快门里的平行宇宙

"青遇"队旗在夏风中舒展如帆。全体志愿者与孩子们在活动室白墙前列队,快门声简洁利落地定格盛夏光年——没有奔跑拥抱的戏剧性瞬间,只有二十余张向阳的笑脸在镜头里绽放永恒。

图为志愿者与该点位学生的最后合照 供图 高文博

校地共育结硕果,实践赋能谱新篇

此次江家林社区"暑假学堂"的顺利开展,是社区整合高校资源、创新基层服务的生动实践。国鼎华府社区党支部书记表示:“青遇志愿服务队将高校优质教育资源注入社区,暑假学堂已成为关爱青少年成长的亮丽名片。我们将持续深化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战略合作,拓展艺术熏陶、安全教育等课程内涵,升级投影设备与实验器材等硬件设施,着力打造规范化、特色化的社区成长平台。”

青遇队员们踏上归途。他们带走了孩子们挥手告别的笑脸,也留下了知识与关爱的印记。在蝉鸣交织的盛夏时光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青年志愿者的每一步,都让服务精神在乡土浸润中悄然扎根,为童稚世界构筑起一片坚实而充满生机的绿荫。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郑茜雯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