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赴疆践初心——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研究所)“岐黄本草——大美新疆”志愿服务队赴疆行前记

发布时间:2025-07-24 17:5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杜江 李泽楷 王浩哲 李雨轩 吕泽辉 张丹丹 于欣冉 王允泽   阅读 922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出征出发

大学生云报7月24日讯(通讯员 杜江 李泽楷 王浩哲 李雨轩 吕泽辉 张丹丹 于欣冉 王允泽)为进一步宣传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精神,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研究所)“岐黄本草-大美新疆”志愿服务队于7月10日自济南启程,远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142团三社区,开展为期16天“卫国戍边兵团行”暨“七彩课堂”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启程前的周密筹备,为这场跨越山河的奉献之旅奠定坚实根基。

一、精研细磨:以专业匠心筑牢服务根基

目标既定,行动即始。志愿服务队核心成员召开十余次专项筹备会议,从学生学科知识辅导到科普讲座内容打磨,从药材辨识互动方案到健康手册视觉呈现,每一环节均经反复推敲。物资组同步高效运转,精准采购中药材、香囊包,山一大特色文创等物资,确保每一份物料兼具实用性与文化内涵。队员更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急救培训、推拿手法演练,力求以专业素养回应边疆群众健康需求。

图为志愿服务队核心成员多次召开专项筹备会议。通讯员 李泽楷 摄

图为志愿服务队核心成员多次召开专项筹备会议。通讯员 王浩哲 摄

二、前辈引路:西部计划精神的深情传递

征程未启,关怀已至。两位服务新疆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刘佳怡学姐和丛媛青学姐化身“云端向导”,以亲身经验为队伍注入强心剂。她们不仅协助精准对接八师石河子市一四二团团场,更事无巨细提示边疆服务要点:从气候适应指南到民族风俗禁忌,从常见病防治重点到科普语言转换技巧。这份跨越千里的校友情谊,让年轻的队伍倍感温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不仅仅是一局口号,更是代代青年薪火相传的使命。

图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到社区看望老人。通讯员 吕泽辉 摄

图为志愿者前往西部在火车上进行队旗签名。通讯员 王允泽 摄

三、校(院)大力支持:志愿服务精神的走深走实

青春西行,共赴山海,校(院)多次举办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经验分享交流会,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精神,积极引领山一大青年将志愿服务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于本次“卫国戍边兵团行”暨“七彩课堂”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从课题选择,团队建设,活动策划,精神引领到最终项目落地,无时无刻都透露出校(院)对时代热题的精确把握,对志愿项目的高度重视,对团队成员的深切关怀。校(院)党委委员、副校(院)长贾海宁指出,校(院)始终将社会实践作为“把大学和医院办到人民群众中”的关键举措。依托暑期“三下乡”,组织师生深入基层,服务民生,持续打造“健康乡村行”等特色实践品牌。他强调,扎实推进“健康乡村行”行动,是贯彻总书记“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指示、服务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育人实效、汇聚高质量发展合力的重要载体。同时,安全是实践的生命线。药学院(药物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罗树启特别叮嘱,团队成员务必时刻绷紧安全弦,思想上不松懈,行动上不侥幸,重点防范溺水、极端天气和交通意外等风险,确保实践活动安全、文明、有成效。他希望广大青年胸怀家国,做理想坚定的“追梦者”;厚植情怀,做服务为民的“奉献者”;扎根沃土,做勤学笃行的“奋斗者”,在实践中淬炼本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校(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贾海宁校长讲话。通讯员 孟令航 摄

图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时间服务队出征仪式照片。通讯员 杜江 摄

四、一四二团团场筑桥:跨越三千公里的双向奔赴

八师石河子市142团场以最大热忱拥抱这支齐鲁学子队伍。团场领导老师们高效协调,不仅腾出整洁宿舍解决住宿难题,更调配专车实现“抵疆-驻地”的点对点无缝衔接。团场书记在对接会议上感慨:“你们带来的不仅是医疗服务、教育关爱,更是民族团结的纽带!”这份坚实的后勤保障,使服务队得以全心投入健康服务规划,将“受助”转化为“助人”的动力。

图为支教社区服务地:八师石河子市142团三社区。通讯员 李雨轩 摄

五、征途淬炼:34小时硬座上的移动课堂

7月10日,队员们怀揣使命踏上西行列车。面对长达33小时的硬座旅程,车厢化作移动办公室——有人伏案修订健康宣讲稿,有人聚首预演儿童中医药科普课程,有人反复练习溺水、中暑急救流程;列车穿过河西走廊时,队员们更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回信中“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的嘱托展开讨论。车轮滚滚西行,服务边疆的信念在奔波的汗水中淬炼得愈发闪亮。

图为志愿者们在火车上继续润色活动方案,反复模拟活动流程。通讯员 张丹丹 摄

六、西行八师石河子:响应时代召唤的青春选择

选择石河子,源于三重深意:国家战略所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要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新疆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亟需医疗资源下沉;学校精神传承,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连续多年获评全国“三下乡”优秀团队,岐黄本草志愿服务队更被共青团中央列为重点团队,西进实践是校训的生动诠释;青年成长所向,石河子作为兵团名城,其屯垦戍边精神与山一大“跬步千里,止于至善”的内核相呼应,为青年搭建学习感悟“大思政课”的宝贵平台。

图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与八师石河子市特色景观标志。通讯员 于欣冉 摄

当齐鲁晨光渐变为戈壁暮色,这趟西行的列车不仅承载着岐黄本草的青春力量,更牵引着中医药服务基层的拳拳初心。所有精心准备的星火,即将在一四二团团场汇聚成照亮健康的暖阳——天山脚下,一场以仁心书写青春的实践长歌,正待奏响最动人的篇章。

34小时硬座、十二次筹备会议、100份药香礼包……

背后是当代青年对“基层服务,西部志愿”的主动选择

更是对“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铿锵回应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泽楷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2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