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3日讯(通讯员 林佳琪)在惠州潼湖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中,来自广东培正学院的一支充满活力与热情的三下乡队伍——“星辰光芒“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为当地少年儿童精心打造了内容丰富的“七彩假期“系列课程,以实际行动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7月23日上午8时,活动教室渐次热闹起来,孩子们陆续到场。早到的孩子或伴着明快的音乐静静等候同伴,或专注书写暑假作业,展现出井然有序的课前风貌。
课前调整座位时,张昊然小朋友离开座位后主动将座椅推回原位。这一文明有序的举动不仅得到在场老师的即时表扬,更收获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为课堂增添了温馨积极的氛围。
铃动纸间:播撒创造力种子
薯条老师的“铃动纸间“课程,以“风是什么声音呢?“这一问题开启奇妙探索之旅。孩子们先凝神聆听捕捉风的踪迹,再跟随老师了解风铃的故事——从古代用于测风向的“占风铎“,到如今承载美好祝福的装饰,小小的物件承载着时光流转的印记。
孩子们灵活运用折纸、雪糕棒,折出灵动的千纸鹤、憨态可掬的小兔子,再与雪糕棒巧妙搭配,制作出独一无二的风铃。分享环节,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讲述自己的作品,满是自豪之情,薯条老师微笑着为每个创意点赞。微风拂过,串串风铃叮咚作响,既是自然的旋律,更是孩子们心中热爱与创造力悄然萌发的生动写照。
▲图为学生作品展示
生命教育课堂:培育敬畏之心
小新老师的生命教育课堂,从一棵小树的成长历程展开。视频中,幼苗顶风冒雨、穿透石缝,在重重考验中逐渐长成参天大树——恰如潼湖的孩子们在成长道路上不断前行。
“大树遇到困难会怎样呢?“小新老师的问题刚提出,孩子们便纷纷举手抢答。坐在前排的女生抢先站起,清亮地回答:“树叶会变脆!还会变黄!“课堂上,大家共同认识成长路上的潜在风险,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如同小树生长需要阳光雨露,孩子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安全的种子在温暖的课堂氛围中悄然扎根心底。
▲图为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防溺水教育:筑牢安全防线
防溺水安全教育课堂上,长颈鹿老师手指图片问道:“谁知道水里可能存在哪些危险呀?“话音未落,一名小朋友便起身答道:“老师!水里有水藻可能会缠住人的脚!“随后,孩子们踊跃发言,课堂气氛热烈。
这些稚嫩的回答,既体现了对危险的认知,更蕴含着对生命最初的敬畏。长颈鹿老师和李老师以孩子们易于理解的方式,在他们心中播下“珍惜自己、守护生命“的种子。这正如呵护刚冒芽的幼苗,既要让他们感受世界的美好,也要教会他们规避风险的智慧,助力每一颗童心在安全守护下稳稳成长。
▲图为学生专注学习防溺水知识
拼贴诗创作:激发表达热情
拼贴诗创作课程中,土豆老师先介绍拼贴诗的历史与发展,随后重点讲解创作技巧:如何从杂志、报纸等材料中剪裁文字片段,通过创意拼接、主题构建和视觉设计,组合成独特诗句。小组讨论时,孩子们积极分享想法;实践环节,大家专注地剪贴排列。作品完成后,许多小朋友主动上台朗读自己的拼贴诗,现场掌声不断,充分展现了孩子们的表达热情与创作活力。
▲图为老师讲解拼贴妙趣 此次“七彩假期“系列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他们的文明素养、创造力、生命敬畏之心与安全意识,为潼湖少年儿童的成长注入了温暖而坚实的力量。作为“三下乡“工作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生动体现,也是助力“百千万工程“的具体实践,活动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为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图为集体大合照
写稿:林佳琪
图片:“星辰光芒”志愿服务队宣传组
一审:许海霞 侯静怡
二审:华若媚
三审:高兴 田玥 王晓曼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静娴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