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济南大学文学院“心光筑梦团”青年大学生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崇高志愿精神,深入济南市市中区十六里河街道的积成社区、石匣村等地,精心策划并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关爱“一老一小”的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传递温暖与关爱。
图为团队成员实践活动出发前合照
心灵启迪,筑梦童行
在十六里河街道积成社区,“心光筑梦团”的团队成员针对三十余名儿童开展了为期五天的专题授课活动。课程设计紧密围绕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精心设置了“独一无二的我”“抗挫折教育”“朋友伴我行”“情绪大作战”以及“拥抱阳光心态”五个主题。活动伊始,团队成员精心筹备的破冰游戏迅速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让整个活动在轻松愉快、充满欢声笑语的氛围中开幕。
图为团队成员为社区儿童讲解心理知识
教学过程中,团队成员坚持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通过播放生动有趣的视频片段、组织自我故事分享、开展富有创意的解忧纸飞机活动等多样化课堂形式,引导孩子们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有效控制负面情绪、勇敢面对成长挫折、与朋友团结互助等重要人生道理。孩子们热情高涨,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展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志愿者们饱含激情的授课,如同一束束温暖的光,点燃了孩子们内心的信心,激励他们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正视挫折、勇敢走出阴影。
美育润心,艺彩童梦
实践团队高度重视儿童心理关爱工作,在课程设计上独具匠心,巧妙融合美育特色元素,构建起一个富有温度、充满趣味的成长课堂。在“独一无二的我”主题课堂中,电子琴展示成为音乐治愈心灵的奇妙载体。灵动的音符在课堂中缓缓流淌,仿佛一双双温柔的手,轻轻抚摸着孩子们的心灵。孩子们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中,感知着艺术的独特魅力,借助音乐尽情抒发内心的情感,实现自我表达与心灵释放。
图为孩子们正在弹奏电子琴
“情绪大作战”主题课堂则别出心裁地将象棋、围棋融入教学环节,使其成为一种巧妙而有效的情绪释放方式。孩子们在棋盘上的对弈过程中,不仅锻炼了理性思维能力,还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疏解了内心的纷扰与压力,学会了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情绪波动。
图为孩子们正在下棋
在最后一节课,实践团队将创意书签制作与书法艺术巧妙结合。孩子们在一笔一划的书写过程中,感受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书法成为陶冶心情的良方。这种独特的课程体验,让孩子们在面对挫折时,能够更加坚韧不拔,以积极的心态迎接生活的挑战。
图为志愿者指导孩子们制作创意书签
青春暖夕 心护银发
7月10日至7月11日,实践团队走进十六里河街道石匣村,对社区老人开展心理健康访谈与关怀活动。石匣村曾因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发展受到一定限制,贫困人口相对较多。自2016年起,济南市市中区人武部通过“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结合“跨村联建”策略,强化组织引领和资源整合,推动了村党组织由“单一作战”向“抱团发展”的转变。此举不仅提升了产业质效,还完善了基础设施,实现了村集体收入的显著增长和村民每户增收1万-2万元,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和村民的脱贫致富。
图为团队在石匣村的合影
在石匣村,实践团队通过对低保户家庭进行一对一深度访谈,深入了解老人内心的心理状态与实际需求。团队成员运用专业的倾听技巧和真诚的共情能力,为老人们提供了温暖而有力的情感支持。对于心理状态异常的老人,团队进行了特别记录,并与社区紧密联动,开展后续的资源跟进工作,确保老人们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
图为志愿者正在走访低保户家庭
此外,实践团还举办了心理健康主题茶话会。在茶话会上,团队成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了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有效的调节方法,为老人们送上了一份实用的“心理健康指南”。走访活动结束后,实践团队及时进行复盘总结,认真梳理走访成果,撰写了具有深度和实用价值的调研报告。结合报告内容与实践经验,团队积极探索可持续的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提升社区治理能力贡献智慧与力量。
图为志愿者们与老人谈心
心系老小 共筑晴空
在十六里河街道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历程中,“心光筑梦团”用真心与热情为街道中的“一老一小”群体搭建起心灵的港湾。社区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高,心理健康意识有所增强;老年人的孤独感得到缓解,搭建起了情感交流的平台。“理论宣讲 + 情景游戏 + 特色美育”三位一体的创新服务模式,为社区儿童和老人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关怀与支持,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与高度认可。
图为孩子们与志愿者的合影
从积成社区充满活力与创意的儿童课堂,到石匣村温馨感人的老人访谈,“心光筑梦团”正以坚定的步伐和实际行动,将“一老一小”的心灵需求推向更广阔的社会视野,引发社会各界对这一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与重视。未来,这份凝聚着青春力量与实践智慧的宝贵经验,有望在更多像十六里河这样的城乡社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心理健康的阳光照亮每一个家庭的生活,为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更多的青春力量。
撰文|邱子桐
图片|曾海伦
一审|苏京
二审|范晶晶
三审|赵晨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苏京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