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伴童声绕碧岑,
霁风摇扇绘纹深。
青衿漫染泽泉色,
泽润乡心夏作霖。
来自南昌大学共青学院“语霁青泽”暑期社会实践队的7名队员,于共青城市泽泉乡朝阳社区开展了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此期间,队员们聚焦基层需求,通过实地调研、街头走访、课堂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泽泉乡情,因地制宜地策划并实施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防溺水安全教育、儿童交友安全教育、乡村振兴实地考察、老党员慰问等一系列特色活动。
相约幸福院,共启新篇章
盛夏伊始,故事在幸福院启幕。队员们首先考察了院内基础设施,随后与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召开协调会,细致规划未来七天的活动安排,集思广益完善方案。
图为实践队员在校出发仪式留影
图为实践队员到达幸福院后留影
图为实践队员与当地社区工作人员开交流会
警溺千重浪,共护稚子安
防溺水课堂上,队员们创新运用视频教学、互动问答、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系统传授安全知识。结合扭扭棒手工制作,寓教于乐,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更让防溺水的警钟在童心中长鸣。
图为队员傅欣悦给孩子们上防溺水安全课堂
图为孩子们在防溺水安全横幅上签字
图为实践队员协助孩子们制作扭扭棒眼镜
助童心启航,安全伴成长
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是本次实践的重点。队员们精心组织了两场专题互动活动,从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情绪,到关注健康交友,皆以生活实例切入。力求在有限的课堂时光里,帮助孩子们培养面向未来的积极心态与适应能力,护航成之路。
图为肖楠老师给孩子们上心理教育课
图为指导老师李智璇引导学员分享收获
图为孩子们在课堂上积极与实践队员张全互动
青春健康行,共树科学观
为响应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提升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水平,助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队员们于户外开展了艾滋病防护及儿童生理健康知识宣讲。通过知识竞答、发放传单、趣味手工等形式,科学普及知识,倡导正确观念,提升社会对生理安全教育的重视。
图为街头防艾宣讲留影
图为家长带领孩子完成“身体红绿灯”小游戏
图为实践队员在“青铸未来”活动后的合影
稻蛙映青田,共话振兴策
“农业繁荣、农民富裕、农村和谐”的蓝图在田间绘就。队员们探访袁隆平故居,感悟先贤矢志农业的“愚公志”;深入稻蛙共生养殖基地,领略科技赋能农业的魅力此行调研走访,深化了队员们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作为立国之基的农业,其发展与乡村的振兴紧密相连。
图为实践队员在袁隆平祖居前的合影
图为实践队员在稻蛙养殖基地参观学习
非遗承古韵,薪火代代传
知识课堂上,队员们为孩子们系统介绍“西河戏”,着重阐释非遗传承的深远意义,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此外,队员们还走访慰问了当地老党员,聆听其奋斗故事,感悟爱党奉献的伟大精神,汲取为民族复兴接续奋斗的力量。
图为指导老师给学员介绍西河戏的历史
图为拿到小礼品的学员
图为实践队员在慰问后的留影
图为退伍老兵赵滚金
临别寄心语,泽泉情意长
白驹过隙,实践行至尾声。临别座谈会上,大家围坐畅谈,分享这段难忘的盛夏旅程。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是最珍贵的馈赠,一字一句的记录承载着希望的重量。青春与童真相遇,包容与引领并行——这个夏天,泽泉乡给予了队员们丰厚的滋养与深刻的启迪。
图为实践队员总结大会
图为实践队员傅欣悦在总结大会上发言
从知识课堂到街头巷尾,从稻田绿荫到老党员家中,队员们深入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实践中求知砺能、立志奉献。此次泽泉之行,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乡村发展中老人与儿童需求交织的复杂性,更清晰地认识到基层天地广阔,青年大有可为。未来,“语霁青泽”暑期社会实践队员将继续扎根实践沃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以青春之力,耘国之热土!
图为“语霁青泽”实践队员团体照
图为“语霁青泽”实践队员团体照
撰稿:温凡、万秋灵
摄影:“语霁青泽”暑期社会实践队
审稿:李智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智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