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趣味课堂进校园!武昌理工学院健康与护理学院“医”路向阳志愿服务队助力青少年开启多彩世界

发布时间:2025-07-23 21:1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炅虔   阅读 494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3日(通讯员 李炅虔 报道 马爽 摄影)为了推动普通话进乡村,激发同学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武昌理工学院健康与护理学院“医”路向阳志愿服务队,于7月23日在河南省鄢陵县南坞镇第三中心小学新二年级展“普通话,开启世界的钥匙”特色课程活动,由团队成员柳转弟老师担任主讲。活动聚焦普通话学习与应用,通过生动讲解与趣味互动,帮助青少年理解普通话的重要性、掌握发音奥秘,激发学习热情,为未来沟通发展打下基础。

▲图为马爽

课堂伊始,主讲人柳转弟老师以“普通话是什么”为切入点,清晰阐述了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的定义、历史渊源及其与方言的区别。她强调,普通话“清晰、流畅,易于理解”,是连接不同地域、促进交流的“万能钥匙”,并举例说明方言差异带来的沟通障碍,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普通话的必要性。

围绕“为什么要说普通话”的核心主题,柳老师从多个维度展开讲解。她指出,普通话是“方便交流”的桥梁,能消除地域隔阂,让全国各地的同学顺畅分享想法;是“助力学习”的基石,作为教学语言,学好普通话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提升成绩;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更是“适应未来”的关键,为青少年未来走出家乡、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发展增强竞争力。讲解深入浅出,结合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广泛共鸣。

▲图为马爽

活动在“普通话趣味大挑战”环节中走向高潮。现场举行了激烈的“绕口令大比拼”,同学们踊跃尝试“四是四,十是十”、“粉红墙上画凤凰”以及经典的长绕口令“喇嘛和哑巴”。充满趣味的互动挑战不仅检验了学习成果,更在欢声笑语中巩固了发音技巧,极大提升了同学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和信心。

此次“普通话趣味课堂”的开展,具有多重积极意义。活动将标准、规范的普通话知识带入基层校园,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有效提升了青少年的语言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填补了校园语言文化教育的实践环节。

▲图为马爽

活动结束后,记者采访了“医”路向阳志愿服务队成员段诗琪,她表示:“看到孩子们在趣味挑战中积极投入,努力练习发音,并逐渐体会到普通话的魅力,我们感到非常欣慰。作为推广普通话的一份子,能用专业知识帮助孩子们掌握这把‘开启多彩世界的钥匙’,提升沟通能力,这正是我们举办活动的初心和价值所在。”(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董怡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