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讲台”到“心台”——支教志愿者与乡村孩子的夏令营双向成长记

发布时间:2025-07-23 21:1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朱秘林   阅读 2.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志愿服务

7月15日至今,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响应国家“三支一扶”政策,紧扣“以爱筑桥、以心育人;双向奔赴,共赴成长”主题,四川农业大学米团公益生生灯火支教队成员远赴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十里铺街道中心小学开展多种特色课程教学的暑期夏令营。乡村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一环,而支教则是助力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实践。在这场夏令营中,支教志愿者们不仅为乡村孩子带去了知识与技能,更在与孩子们朝夕相处中收获了心灵的触动与自我的成长,共同书写了一段从“讲台”到“心台”的双向成长故事。

图为志愿者与孩子们的开营合影

在历时三个月的前期筹备与课程打磨后,7月12日,13名支教队成员从成都出发,预计在项目点学校面向60位孩子开设关于长征精神、科学实验、手工制作、传统文化、心理健康等10种类型共计37节课。活动前期,团队充分考虑到参与夏令营的孩子的年龄,将他们分班教学;考虑到他们的暑假作业与课程安排的不冲突性,每日安排2名助教老师为他们提供课业辅导。活动开始后,志愿者与参营孩子们均在墙上贴上自己设计的“藏宝袋”,进行一场“纸条传递”的沟通与交流,里面不仅有志愿者对各位孩子的关心与鼓励话语以及可以将日常表现做得更好的建议,还有不少孩子对志愿者的回信以表达他们对课程的喜欢以及对课程老师本人和教学风格的喜爱。其中,有孩子塞到志愿者“藏宝袋”的纸条这样写到:“麻薯老师,我很喜欢你上课的风格,也喜欢听你讲长征路上吃中草药的故事。我在这节课认识了很多中草药,我很感兴趣,你下次来上课我还认真听讲!”

图为麻薯老师聆听孩子的回答

为了确保每名学生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关注与照顾,以及协调各名志愿者课程安排与文件书写等事务不繁重的关系,团队队长安排2名副队长一起处理对接支教机构“青益计划”的文书任务,其余成员以“1对6”的模式对孩子进行每日关照。看到很多志愿者都收到了孩子们的小纸条,这导致了其中一名心思比较细腻以及非常想和孩子们玩耍的副队有点沮丧。有一名高年级的女孩也许察觉到鸭鸭老师面对空空的“藏宝袋”而后空手而归的失落感,亦或是她对接的志愿者向她们说了这件事,她用小鸭子图案的贴纸封上口的小纸条写了这样一段对那名副队的话:“鸭鸭老师,你好!老师你真的超级温柔,还有点幽默,和你相处很轻松与愉快。不要因为没有人给你写信而伤心,要做一只快乐的小鸭鸭哦!”这张小纸条极大地温暖了鸭鸭老师的心灵,也让她之后更开心地去与孩子们相处了。

图为孩子给鸭鸭老师的小纸条

在这场夏令营中,支教队成员与乡村孩子们都收获了别样的成长。对孩子们来说,他们不仅学到了传统教学课堂上没有的知识与技能,还拓宽了视野,增强了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许多孩子表示,他们长大后也想成为一名志愿者,去帮助更多的人。对支教队员们来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沟通能力,学会了如何和孩子们相处。同时,孩子们的纯真与善良也让他们深受感动,让他们更加坚定了投身公益事业的决心。囡囡老师在支教日记中这样写到:“我们让他们看这个世界的更多新鲜事儿,他们让我们看这个世界关于我们的从前……”

图为孩子们认真画画

目前,夏令营虽进行至半程,但这段时间的点滴已在志愿者与孩子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后续,支教队员也继续秉持初心,在剩下的日子里为孩子们带来更多精彩的课程与难忘的体验。而这段双向成长的故事还未完结,将在接下来的时光中继续书写,继续绽放在这个夏天属于双方更加绚丽的光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朱秘林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8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