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广东省乡村振兴政策中的“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程”。2025 年7月7日,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青耕启程实践队奔赴连州市共和村,开展为期一周的“三下乡”实践活动。通过非遗活化与特色空间的青年创生行动,为当地的非遗传承和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实践过程中,团队通过深入调研、座谈会、亲身体验沙坊粉制作工艺等多种方式深度挖掘沙坊粉产业在传承与发展中面临的痛点难点,团队用专业知识为沙坊粉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注入新鲜动能,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着智慧与力量。
一、相遇非遗:识沙坊粉现状
进入沙坊粉工厂前,实践队与沙坊村委展开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沙坊粉的发展现状。作为连州的非遗美食,沙坊粉虽已进入广州商超,却面临着不少发展难题:“扩展空间不足、生产线薄弱、手工流程复杂” 等问题限制了产量提升,一周仅能开工几次,雨天里晾晒困难更是常态;尽管有官方宣传和品牌门店推广助力,但受成本高、生产难度大等因素影响,市场拓展始终受阻。
考察沙坊粉工坊时,队员们兴致高昂,实地体验了非遗沙坊粉的 18 道工序。按照工作分配,摄影组穿梭拍摄,记录每一个工艺细节;实践组则全程参与从泡米、磨浆到蒸粉、晾晒的完整流程。当夕阳余晖洒在晾晒的沙坊粉上,泛出温润的光泽时,队员们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这场沉浸式体验让团队对下乡实践的意义有了更真切的感悟。
非遗传承人望着队员们,激动地说:“传统工艺太依赖天气和经验了——下雨没法晒粉,年轻人又嫌麻烦,前些年差点就没人问津。还好你们来下乡宣传,能让沙坊粉走出去,让这非遗潮起来!”爽朗的笑声在山野间传开。传承人说到“制作过程中,水温高了易发酸,泡够6小时才出浆滑”,这时队员们也真正体会到,原来“泡大米的活藏着大学问”。
针对沙坊粉宣传短板,团队结合“非遗”主题策划了“非遗故事短视频+文旅路线串联”方案:计划通过社交平台和网络媒体传播沙坊粉的文化价值,同时整合周边龙凤古村、石甲山等资源,打造“非遗体验+乡村文旅”一日游路线,让更多人走近这门传统技艺。
二、座谈调研:摸清产业“家底”
沙坊村周边,恰似一幅待展的山水长卷,藏着文旅发展的无限可能。3.3公里外的龙凤古村,青石板路蜿蜒如带,古宅错落成趣,每一块砖石都浸透着往昔的繁华;石甲山层峦叠翠,植被繁茂,是大自然馈赠的天然氧吧;石文德故居、石甲片区等历史节点,承载着沉甸甸的文化记忆;儒林坊的青砖古建筑,透着岁月打磨的古朴典雅。春日里,漫山杜鹃如霞似火;而荷花旅游规划也在紧锣密鼓推进,即将添上夏日清韵。
这片土地的文化肌理中,传承 600 余年的“洗佛节”更添灵动。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这个以“祈福纳祥、洁净心灵”为核心的民俗盛典,都会让沙坊村成为周边十里八乡的焦点——迎佛巡游的队伍穿过古巷,清水沐佛的仪式庄严肃穆,舞龙、踩高跷的欢腾与山歌对唱的悠扬交织成韵,非遗市集上,剪纸、糖画与传统小吃的香气缠缠绵绵。五千余人共赴这场夏日之约,成了沙坊村最鲜明的文化印记。
这些丰富的文旅资源,为沙坊村“非遗+文旅”融合发展铺就了一块绝佳的基石。实践团队精心整合当地各类特色资源,打造出一条独具沙坊村特色的“非遗体验+乡村文旅”一日游路线。
游客可以先走进充满古朴气息的沙坊粉工坊,亲自参与到沙坊粉的制作过程中,从泡米、磨浆到蒸粉、晾晒,在每一个步骤的操作与揉捏间,真切感受这一非遗美食背后代代相传的匠心与坚守;若是恰逢农历六月初六,还能沉浸式融入热闹非凡的洗佛节,在庄重的祈福仪式、欢腾的舞龙踩高跷以及悠扬的山歌对唱中,触摸到沙坊村深厚的文化根脉;随后漫步在龙凤古村,脚下的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两旁的古宅错落有致,于青砖黛瓦间探寻时光留下的斑驳印记,感受古村往昔的繁华;最后前往石甲山自然景观,这里山峦起伏,植被茂密,仿佛是大自然赐予的天然氧吧,在青山绿水间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让身心得到放松与滋养。
这条精心设计的路线,能让游客在一天的时间里,全方位、深层次地领略沙坊村独特的非遗韵味和秀美的自然风光,更为沙坊村的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鲜活动能。
三、青春行动:播种振兴希望
当连州市志愿者带领团队走进共和村,队员们沿着石板巷道前行、仰望着传统门楼与青砖古屋、听着志愿者诉说着沙坊村的一点一滴。
为解决沙坊村非遗知名度不高和沙坊粉发展存在的问题,团队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和沙坊村的实际情况,梳理出《沙坊粉产业发展问题清单》,初步完成宣传手册框架——结合沙坊粉制作节点、工艺特色设计图文内容、沙坊村的非遗文化遗产,力求用专业视角讲好非遗故事。致力用青年力量振兴沙坊。实践队表示,后续将持续跟进,推动宣传方案落地,助力沙坊粉突破“酒香巷深”困境。
此次实践,是广建院学子以专业赋能乡村的生动尝试。通过“调研+体验+设计+传播”全链条参与,既为沙坊粉产业发展提供青春思路,也让队员们在触摸非遗中读懂乡村振兴的实践逻辑。
通讯员:王楠楠、郭湘慈、叶丹丹
来源:广东建院青耕启程实践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楠楠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