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童心,支教赋能乡村振兴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7-21 17:1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慧媛   阅读 403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助力乡村儿童全面成长,近日,文学与教育学院“筑梦童心,支教赋能”乡村振兴促进团暑期三下乡团队,奔赴孙家圩子村与龙湖春天社区,开展系列实践活动,为乡村儿童的暑期生活绘就多彩画卷。

6月28日清晨,阳光洒在孙家圩子村的小路上,志愿者们带着满满的热忱与准备好的教学用具,踏入蚌山区孙家圩子村村委会。这是活动的首站,大家都期待着与孩子们的初次相遇。首先,志愿者们早早在活动场地布置好简单的红色故事分享区,当孩子们好奇地围坐过来,志愿者们开启了《鸡毛信》的讲述之旅。“小朋友们,今天要认识一位小英雄,他叫海娃……”志愿者声情并茂,将海娃机智勇敢送鸡毛信、与敌人周旋的情节细细道来。孩子们的眼睛里满是专注,随着故事发展,为海娃遭遇危险揪心,为他成功送信欢呼。讲述结束后,志愿者还引导孩子们交流感受,稚嫩的声音里,革命精神的种子在悄然扎根,让孩子们体悟到革命先辈的无畏与担当,厚植爱国情怀。

接着,志愿者们带着色彩缤纷的黏土,搭建起创意小天地。志愿者们给小朋友们分发黏土并带领着大家一起动手制作小章鱼。从揉圆做章鱼身体,到捏出八只小触手,志愿者们一对一耐心指导。有的孩子给章鱼加上彩色斑点,有的捏出不同表情,现场满是欢声笑语。活动间隙,志愿者们还和孩子们唠家常,了解他们的暑期生活,在得知有的孩子平时很少接触这类手工活动后,更坚定了开展此次活动的意义。最后,一个个形态各异的黏土小章鱼摆满桌面,孩子们举着作品,和志愿者们分享自己的想法。

图片为志愿者和小朋友一起做黏土。 马睿 供图

活动接近尾声,孙家圩子村村委会副书记卢德奎也来到现场,并志愿者们和孩子们一起合影,相机定格下这充满温情的画面。

7月1日,团队来到龙湖春天社区,开启新一段实践旅程。志愿者们提前了解到社区孩子的兴趣与需求后,精心设计四大特色板块,要让孩子们在“学中乐,乐中学”。科学实验区刚布置好,就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志愿者拿出准备的材料,开展“淘气的纸团”等实验。纸团在加入洗洁精的水里快速吸水展开,下沉,奇妙的实验点燃了孩子们对未知的探索欲,把“科学很遥远”的刻板印象,变成“科学就在身边”的真切感知,在他们心里种下求知的火种。

图片为志愿者和小朋友一起做实验。 朱艺书 供图

红色故事环节,志愿者再次讲述《鸡毛信》,还新增《刘胡兰》的事迹。讲到刘胡兰面对敌人坚贞不屈时,现场安静得能听见呼吸声。“姐姐,刘胡兰不怕死吗?”有孩子轻声问。志愿者摸摸孩子的头:“她怕,但更怕国家和人民受伤害,所以选择勇敢。” 这样的对话,让红色精神不再抽象,分享后,孩子们纷纷表达敬意,有的说要向英雄学习,有的画下心中英雄的模样,红色故事像纽带,连接起过去与现在,让爱国情怀在孩子们心底深深扎根。

互动游戏是最热闹的环节,志愿者们加入游戏,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欢笑声、加油声回荡在社区,游戏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身体协调能力,更让他们学会团队协作,在彼此陪伴中收获友谊与快乐。

图片为志愿者和小朋友互动。 朱艺书 供图

黏土手工课的主题更丰富,有孩子提议自由发挥,做自己喜欢的事物。志愿者准备了许多颜色的黏土和各种各样的工具,和孩子们一起创作。有的小朋友专注捏着“小花”的花瓣,有的小朋友和志愿者合作完成“小动物家族”。在志愿者们的陪伴与引导下,孩子们最后开心地展示自己手中的作品。活动结束,志愿者们和孩子们围在一起合影,孩子们脸上挂着汗珠,却洋溢着最灿烂的笑容。

图片为团队成员活动结束后合影。朱艺书 供图

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不仅为乡村儿童送去知识与陪伴,也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收获成长。未来,文学与教育学院三下乡团队将继续践行使命,以青春力量赋能乡村发展,让更多乡村儿童的暑期绽放光彩,让红色文化与公益精神持续传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慧媛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1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