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赴井冈山开展实践活动,走进红色文化赋能基层建设

发布时间:2025-07-21 13:3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叶思慧   阅读 2.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7月12日至17日,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一行11人,赴江西省井冈山市开展为期六天的“三下乡”实践活动。青年学子深入革命老区,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互动等方式,探寻红色文化与数智技术融合赋能基层建设的新路径。

图为团队于井冈山合照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在历史回响中触摸精神根脉

实践首站,团队走进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依次参观一至四展厅。从秋收起义的星火初燃到朱毛会师的力量凝聚,再到根据地军民的艰苦抗争,一幅幅历史画面、一件件珍贵文物,让队员们深刻领悟“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筑牢红色信仰根基。

图为讲解员为团队细心讲解

神山村——在实践中体悟基层建设发展

在神山村,队员们与村支部主任黄晓兰深入交流。黄晓兰讲述了当地鲜为人知的革命故事:“黄洋界保卫战期间,7位红军在本村牺牲,这段历史直至2021年经媒体采访才被发掘,2022年建成烈士碑与烈士墓。”同时,一组数据展现了村庄的蜕变:人均年收入从不足3000元跃升至3万余元,泥泞土路变身光伏路灯照亮的通途。这些变化背后,是基层干部带领乡亲苦干实干的赤诚担当,让队员们深切感受到乡村振兴与红色基因传承的深度融合。

图为团队采访村主任

下庄村——在实践访谈中理清内在逻辑

次日,团队探访革命烈士王佐的家乡——下庄村。在王佐故居,陈旧器物承载的烽火记忆,让队员们触摸到革命先辈的坚守与担当。与村支书座谈中,村庄变迁与红色传承的故事如溪水浸润心田。此外,队员们与当地儿童共同搭建红色主题模型,以沉浸式互动探索红色文化代际传递新方式,让井冈山精神转化为可参与的实践教育。期间,团队沿“红旅-文旅-农旅”路线走访黄洋界、井冈山电商平台等地,通过发放问卷、实地访谈,调研红色文化与数智技术赋能基层建设的内在关联。

图为问卷调查当地旅客

六天实践中,井冈山的红色地标与绿水青山交织成生动教材:黄洋界哨口的战斗遗址、革命博物馆的历史回响,诉说着峥嵘岁月;五指峰的雄奇、龙潭的秀美,让队员们在感悟历史厚重的同时,沉醉于自然之韵。团队以实地调研、情境体验、技术赋能为抓手,解码红色文化基因,探索数智技术与基层建设创新的融合路径。队员们表示,井冈山之行是一堂深刻的“行走的思政课”,不仅深化了对民情国情的理解,更明确了青年学子以科技助力基层建设的责任。调研中提出的建设性意见,也为基层建设发展注入了青春活力。

文/叶思慧 图/张潇誉 费子橙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叶思慧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7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