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声同语,“豫”村推普——科技助力乡村少年叩响未来之声

发布时间:2025-07-20 11:4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魏冕   阅读 1.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 雒一倩、魏冕)2025年7月11日,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语’你同行 ‘豫’村振兴”实践团持续深入焦作市博爱县张武村,开展了一场旨在为乡村青少年打开广阔天地的普通话推广实践活动,以更具互动性与科技感的方式,将普通话的种子深植进孩子们的心田。

实践团创新性地引入数字化工具,成为整个活动的亮点。团队成员们指导孩子们使用专业的“普通话测试APP”进行自我测评。面对手机屏幕上清晰的声波纹路和即时发音反馈,孩子们充满了新奇。这个环节不再是单向的教学,而是让孩子们主动“听见”自己的声音——哪些音节需要加强,哪些声调需要调整,APP的直观分析帮助他们认清了自身普通话水平的“长板”与“短板”。“原来我的‘吃饭’说得不够标准!”一位小女孩惊讶地发现,随即在团队成员们的指导下反复练习,精准攻克难点。这种科技赋能的测评方式,让推普工作从经验判断迈向科学引导,实现了普通话学习的数智化。

▲图为团队成员使用普通话测试APP为孩子测试普通话发音

同时,实践团成员们巧妙设计,寓教于乐。诗歌朗诵挑战赛和“普通话传声筒”等游戏更让乡村充满欢声笑语。从最初的羞涩迟疑到逐渐自信地发出清晰字音,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悄然跨越语码障碍。一位男孩课后兴奋地展示新学的句子:“老师,我会讲‘普通话真好听’啦!”——这朴实的骄傲,映照出语言力量带来的微小而真实的改变。实践队员用手机记录下孩子们齐声朗读时专注的面庞——字正腔圆的努力背后,是乡村少年对融入时代步伐的渴望。当稚嫩童音汇成清晰洪流,乡村青少年的未来之路,正被这字正腔圆的努力一寸寸照亮。

▲图为团队成员与孩子们的合照

实践队员雒一倩在总结中深有感触:“语言不只是交流工具,更是孩子们走出乡村、探索世界的重要桥梁。希望通过一次次发音纠正、一场场趣味互动,在孩子们心中埋下自信表达的种子,让普通话真正成为他们未来发展的助推器。”

本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普通话”技能的传授,更是一次信心的重塑与视野的开拓。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打通教育公平“最后一公里”、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基石。张武村孩子们那越来越清晰响亮的普通话,正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交响曲中一个充满希望的强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魏冕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3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