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材料学院青苗夏令营:爱助成长 翼托希望

发布时间:2025-07-20 11:1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薇   阅读 5.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七月流火,暑意正浓。2025年7月6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爱之翼社团组织18名志愿者,赴开封市通许县润店学校开展“青苗夏令营”支教活动。这支由材料、能动、电气及其自动化等不同专业学生组成的团队,将通过14天的特色课程与暖心陪伴,为当地100余名乡村孩童送去知识与欢乐,用青春力量践行社会责任。

一、特色课程播撒希望种子

针对乡村学校教学资源特点,志愿者团队精心设计“基础+特色”的课程体系。除语文、数学等常规辅导外,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开设“特色小课堂”,开展“劳动教育”、“手工课堂”等课程。其中尤为突出的课程是夏令营成员柚子老师,结合水利水电特色专业,集思广益开办的“水力风力发电”课程。

图为志愿者对二年级同学讲解风力发电的基础原理

“老师教用废纸做风车,还说这和风力发电的原理有关呢!”润店学校二年级学生曹紫萌举着自己的手工作品,眼里满是兴奋。据统计,夏令营期间累计开设课程70余课时,覆盖8大类别,分别为阳光体育、科学拓展、文化传承、劳动实践、水利科普、劳动实践、爱国教育、梦想启蒙,有效弥补了乡村孩子暑期教育的空白。

二、暖心陪伴筑牢成长防线

支教过程中,志愿者们不仅是授课老师,更是孩子们的“大朋友”。据悉,青苗夏令营不同于平常的授课模式,贯彻着“肩负责任,传承爱心”的理念,以陪伴为主,传播知识为辅,增添更多元、更贴心、更全面的内容。

夏令营成员围绕时任共青团河南省委书记王笃波,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提出的关于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形势不容乐观,存在抑郁风险检出率较高等问题,因情制宜,采取“创新型思维发散”的授课方式,形成了互动好、实操好、情绪好的三好学习氛围。

夏令营成员小龙老师在四年级,引导同学们进行“天气转变”相关内容的探索学习。“老师教认识天气的转变,在课上还分组绘画了不同天气,让人十分开心,也很期待夏令营以后的课程。”四年级学生曹景然在分组绘画比赛中说。

图为四年级“天气转化“绘画比赛

为减轻务农家庭应对“三夏麦收”的负担,加强对农村老年人、儿童、“三留守”人员等特殊和困难群体的关心关爱,青苗夏令营与润店学校联合开办“午饭午休托管”活动,有效地缓解低龄学生碎片时间无人照顾的困扰。

图为各班同学有序在学校就餐

三、深入调研共守学习环境

据了解,在支教之前,各位夏令营成员已经通过书信与润店小学取得联系,并认识部分学生。随着支教活动的持续开展,团队成员还会利用周末时间走访学生家庭,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于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家庭,团队将会给予一定资助,这也是该夏令营的一项传统。

目前,青苗夏令营活动仍在有序进行,团队成员共同让这份爱心不断延续下去。正如成员乒乒老师所说:“这个夏天,用14天种下希望,更要让这份希望在时光里慢慢长大。”

撰文 | 魏轶锋

一审 | 刘薇

二审 | 陈盛贺

三审 | 张璞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7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