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梦中国”实践团赴庐山解生态中国密码

发布时间:2025-07-18 17:0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邢渤   阅读 1.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学子风采

7月13日,中国矿业大学材料与物理学院“梦中国”实践团踏上江西九江庐山的土地。他们怀揣“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解码生态中国密码”的目标,用脚步丈量、用科技解码、用心灵感悟,在青山绿水间探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图为团队在庐山好汉坡终点合影

徒步探山:丈量庐山植被的生态密码

清晨,庐山尚未从薄雾中完全苏醒,“梦中国”团队已背负专业装备踏上崎岖山路。沿山路向上行进途中,道路两侧林木密集,各类树木错落分布,构成了层次丰富的山林植被景观。队员对部分树种进行了树围测量,依据树围与树龄的关联公式,推算树木生长年限,明晰不同树龄段树木在庐山生态系统中的分布占比。这不仅为研究庐山森林群落的演替规律提供基础数据,且树龄信息助力评估森林碳汇能力——老树碳储存量大,幼树碳吸收潜力高,通过树龄分布可精准核算区域森林碳库,为绿色低碳目标下的森林碳管理提供依据。

图为成员测量庐山树围

空境瞰林:航拍庐山绿意的覆盖图景

上午,实践团队达到山顶,随即启用无人机对庐山片区植被开展专项航拍工作。通过无人机搭载的高清摄像头捕捉植被密度、群落分布等细节,实时回传的影像资料将用于分析区域植被生长状况。队员们在地面配合标记重点监测区域,确保航拍范围与实地采样点精准对应,为后续植被覆盖率估算影像支撑。

图为无人机影像图

湖岸观治:解码如琴湖治理的守护篇章

下午,实践团行至庐山如琴湖景区,实地察看湖泊环境治理工程建设情况。湖面保洁船穿梭作业,新植的生态护岸植被生机盎然,环湖污水管网铺设已近尾声……每一项工程都彰显着系统治理的决心。沿湖巡查中,队员们看到湖面保洁船正有序作业,岸边生态护岸植被长势良好,环湖污水管网铺设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各项治理措施均按规划稳步实施。据现场了解,如琴湖通过常态化清淤、水生植物净化、截污管网改造等工程,有效削减入湖污染物,水质持续保持优良。同时,景区设置的环保警示牌、垃圾分类点清晰规范,游客自觉遵守护湖规定,周边居民也主动参与湖面垃圾捡拾等志愿活动。治理工程的扎实推进与公众的共同呵护,让这汪湖水始终保持着清澈见底的生态原貌。

图为如琴湖环境治理提升工程公示栏

林间控烟:筑牢庐山生态的无烟防线

实践团队深入庐山景区核心林区时,亲眼见证了庐山构筑“无烟防线”的严密举措。沿山路行进中,可见每隔百米设置的“严禁吸烟”警示牌醒目矗立,森林防火宣传标语随处可见。景区巡逻队员正手持扩音器开展控烟宣传,提醒游客熄灭火种、勿带易燃物品进山。

据了解,庐山通过安装智能烟雾报警器、增设火种收纳箱、组建专职控烟巡查队等措施,构建全区域控烟网络。当地居民与商户也主动加入监督行列,共同劝阻吸烟行为。此举不仅降低了森林火灾风险,更守护了山间清新空气与植被安全,让无烟理念成为景区生态保护的重要屏障。

生态巡礼:绘就庐山绿色发展的实践答卷

从晨曦初露到日影西斜,“梦中国”实践团在庐山的每一步丈量、每一次观测、每一场访谈,都凝结成一份沉甸甸的“生态答卷”。它们共同勾勒出庐山生态保护“标本兼治、软硬结合、全民参与”的立体框架,深刻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大的生命力。

此次实践,不仅是矿大学子依托专业知识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行动,更是青年一代在绿水青山间读懂中国、感悟使命的深刻洗礼。他们以庐山为纸,以实践为笔,奋力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生态中国密码!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邢渤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6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