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8日讯(通讯员 叶家宁)2025年7月8日,石河子大学期刊中心“记忆传承,工遗‘石’光”实践团来到八师石河子市老街街道6-1社区,走访原八一糖厂老员工张保民。在张保民的深情讲述中,一段横跨半个多世纪、关于新疆制糖工业发展与兵团精神赓续的壮阔历史徐徐展开。
张保民出生于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1956年,他响应国家号召,毅然投身新疆,成为八一糖厂筹建初期的一员。作为糖厂的元老,张保民亲历了建厂的每一步,1959年糖厂投产的那一刻,全厂职工的欢腾至今仍历历在目。“最难忘的是生产出第一块方糖的时候,大家激动得睡不着觉。”说起糖厂辉煌时期,老人眼中闪着光。随着时代浪潮的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传统制糖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八一糖厂在时代变革中逐渐走向没落。谈及这一变迁,张保民认为产业兴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规律,应顺应潮流向前看,这份从容,是岁月馈赠的人生哲学。
▲图为张保民爷爷正在讲述自己的故事 张静优供图
尽管张保民学历有限,但他始终秉持终身学习理念,在工作实践中不断钻研制糖工艺,他扎根制糖生产一线,以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深耕制糖领域,对制糖工艺进行系统性学习研究,从原料处理到成品产出的每一个环节,他都熟稔于心。同时,他强调老一辈糖厂工人身上“不慕名利、互相谦让、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在他看来,这种精神品格是在艰苦创业过程中凝聚而成的宝贵财富,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与意义。
家庭是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作为精神传承的关键纽带,在张保民的人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张保民的三个子女均曾在八一糖厂关键岗位任职,将父辈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奋斗精神融入每一项工作细节,以实际行动延续着老一辈糖厂人的坚守与担当。在访谈尾声,谈及对当代年轻人的期望时,他语重心长地说道:“希望年轻人铭记历史,传承兵团精神,始终保持学习热情,坚定爱党爱国信念,在新时代续写辉煌篇章。”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与张保民爷爷合影留念 蔡宇坤供图
此次走访活动,让实践团成员深受触动。张保民的故事是众多兵团建设者奋斗历程的缩影,这些鲜活的口述历史是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为工业遗产保护、兵团精神传承以及地方文化研究提供有力支撑。未来,团队还将持续开展系列走访活动,让更多尘封的工业记忆重焕光彩,激励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
撰文 | 叶家宁
图片 | 陈静雯 蔡宇坤 张静优
审核 | 吴佳颖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蔡宇坤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