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7日讯(通讯员魏湛军 石莹 谭益宏 陈宇豪)为积极推广普通话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语言表达能力,7月17日,武穴明德小学联合湖北大学爱Do志愿服务队,精心组织学生前往武穴图书馆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共同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段与书香为伴、以普通话交流的研学之旅。
精心筹备:筑牢活动安全防线,推广普通话环境
为确保此次参观活动顺利开展,学校成立了以吴天沛为组长,魏湛军、刘焕全、吕承祥、宋艳霞为副组长,全体爱Do志愿者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活动的各项事宜。从时间规划到乘车安排,从人员分组到安全保障,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细致的考量和部署。学生们身着整齐的夏季校服,精神抖擞地在校园集合。在各车辆负责人的引导下,学生们有序列队,依次登上前往图书馆的车辆。
图为学生们列队上车
沉浸体验:感受图书馆独特魅力,普通话助力知识吸收
图书馆内安静整洁,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类书籍,从童话寓言到科普知识,从历史故事到文学名著,应有尽有,让学生们目不暇接。
工作人员用标准的普通话耐心地向孩子们介绍了图书馆的布局、书籍的分类方法以及借阅流程,孩子们认真倾听,不时用普通话提出自己的疑问,工作人员都一一耐心解答,形成了良好的语言互动环境。
“现在,请把自己想象成那只孤独的小螃蟹……”在多功能报告厅,志愿者涂辰雨用生动的普通话带领三年级的学生开展“情境朗诵”。
《孤独的小螃蟹》被改编成微型剧本,学生们分角色用普通话朗读、配动作、加音效,稚嫩的声音与丰富的表情交织成一台“童心话剧”。
图为三年级学生进行“情境朗诵”
“以前我读书只看图画,今天才知道,用普通话把文字‘演’出来会这么有趣!”三年级学生魏心瑶兴奋地用普通话分享道。
收获满满:播下热爱阅读的种子,普通话搭建沟通桥梁
为了把阅读延伸到生活,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志愿者李艺菲设置了“一本书的旅行”任务卡:每名学生选取一本心仪图书,用纸笔记录书名、写下最感动的一句话及想去的“书中地点”,并投入“梦想邮筒”。
五年级学生朱丽佳在卡片上写下:“我想去《海底两万里》的鹦鹉螺号,看看珊瑚王国。”志愿者表示,后续会将精选卡片做成“阅读地图”,鼓励孩子们积极分享阅读心得,用脚步丈量书中的远方,同时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与应用。
图为“一本书的旅行”活动现场
此次图书馆研学之行不仅是湖北大学爱Do志愿服务队以行走的课程赋能乡村儿童成长的生动实践,也是推广普通话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契机。爱Do志愿服务队队长胡忠涛表示:“我们希望把每一次出行都变成一次微光行动,让孩子们在真实场景中爱上阅读、学会用普通话表达,让书香的种子与语言的桥梁真正落到心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石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