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及时调整 —— 岭南师范学院天高燕飞突击队支教工作小结

发布时间:2025-07-18 17:1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凤怡   阅读 4.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8日讯(通讯员 王天彦 刘凤怡)7 月 8 日,岭南师范学院天高燕飞突击队在雷州市龙门镇谢家小学的支教活动进入第二天。清晨的阳光漫过教室窗台,天高燕飞突击队队长王天彦伴着孩子们朗朗的跟读声巡查课堂,一张张青涩面庞上闪烁的求知目光,让他心中涌起阵阵暖意。然而,随着课程推进,他敏锐地发现,部分孩子望着黑板上的乐理知识露出迷茫神色,有的悄悄低下头摆弄衣角,有的则与同伴小声交谈 —— 音乐课堂上的这些细微变化,牵动了队员们的心。

▲图为队长王天彦与谢海彪校长进行交谈(余诗晴 摄)

为探寻问题根源,天高燕飞突击队迅速行动,通过课间访谈学生、与谢校长深入交流等方式,展开了对当地音乐教育现状的调研。调研中,一个令人心疼的现实逐渐清晰:对这里的许多孩子而言,"系统性音乐教育" 还只是藏在课本插图里的遥远梦想。他们或许听过鸟鸣蝉唱,却从未触摸过钢琴黑白键;或许会跟着童谣哼唱,却不知音符为何物。

面对这一情况,队长王天彦认为 “教育不该是语数英的独角戏,兴趣的种子、梦想的萌芽,同样需要土壤”,并迅速召集队员召开针对性会议。

▲图为天高燕飞突击队开会(戴若浠 摄)

会上,王天彦反馈了调研情况,明确提出 “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该是打开世界的钥匙。教学的关键从不是‘我们教了多少’,而是‘孩子们接住了多少’”,围绕 “教什么、怎么教、要什么效果” 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要求队员 “从自身寻找问题”。同时,他单独留下支教组队员,安排他们开展相互课堂评价、共同设计课程等备课工作,以更好地适配当地孩子的学习需求。

▲图为队长王天彦记录会议内容(戴若浠 摄)

天高燕飞突击队带着满腔的热情与一份责任而来,这群带着热忱与责任的年轻人深知,旋律是心灵的翅膀,歌声是情感的桥梁。在谢家小学的田埂边、教室前,他们正用最朴素的创意,播撒下音乐的种子。或许此刻的音符还稚嫩,但当孩子们笑着唱出第一句跑调的歌谣时,希望已随着风,飘向了更远的田野。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凤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5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